字好书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时间: 2025-08-07 07:51:33

诗句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7:51:33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作者:赵骅 〔唐代〕

原文展示: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白话文翻译:

在西边的山畔,洗净了衣裳,
在东边的树荫下,回到了故乡的林间。
你来称赞郯子的学问,
如今你已成为越地的吟唱者。
马背上,我望着秋天的远郊,
船中,我看到黎明时海上的阴影。
我知道你心中怀念魏阙,
即使相隔万里,我的心也随你而动。

注释:

  • 西掖:指的是西边的山坡或山脚。
  • 承休浣:意为承接洗净衣物的休息,暗指生活的闲适。
  • 郯子:春秋时期的学者,以其才学著称,提及表示对学问的向往。
  • 越人:越地的人民,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归属和身份。
  • 魏阙:指魏国的宫阙,象征着思念的故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骅,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雅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写人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朋友晁补阙归日本国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送晁补阙归日本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珍重与思念之情。开篇以“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描绘了一幅山水自然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提到“郯子学”和“越人吟”,不仅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也暗示了朋友将要迎接的新生活。诗中“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则体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孤独与惆怅,远行的旅途让人感到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挂念,尽管相隔千里,彼此的心灵依然紧紧相连。这首诗不仅是送别的情感,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开头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送别的环境。
    •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赞美,暗示其新生活的开始。
    •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惆怅与孤独感。
    •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尽管相隔千里,心灵依旧相连。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西掖”与“东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马、舟、秋郊、海阴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展现唐代诗人对情感深刻的理解。

意象分析:

  • 西掖与东隅:象征着自然与故乡的静谧与和谐。
  • 郯子与越人:代表着学问与文化的传承。
  • 马与舟: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与孤独,表达了对远行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郯子”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诗歌形式
    C. 一种风景
    D. 一种乐器

  2.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思念与祝福
    C. 忧伤与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二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离别的惆怅,但赵骅的作品更侧重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孟峤之家姬乞题扇 朝中措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 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 次韵子永夜雨 再用前韵 春晚 题赵昌四季花图 其二 葵花萱草 三月四日骤暖 醉落魄·栖乌飞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处安思危 苦心极力 玉结尾的成语 蹑蹻担簦 食字旁的字 热敏纸 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衔开头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不分轻重 膝下有黄金 矢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流离遇合 反犬旁的字 邹衍谈天 背乡离井 秤不离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