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6:02
长才应拟早登科,
迟速由天可奈何。
莫向归途重惆怅,
人间秋后月明多。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何净南的送别之情。长才应该早日考取功名,但顺利与否都是天意,无法强求。请不要在回家的路上过于伤感,因为人间秋天的夜晚,月光明亮而美好。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它的主题与古代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与命运有关。古代文人普遍面临科举考试的压力,诗中提到的“登科”正是这一背景的体现。
作者介绍:祁顺,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时常关注当时社会及个人命运,与友人交往密切,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是在送别友人何净南时写成,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
这首诗在表达送别之情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长才应拟早登科”,表达了对何净南有才华的肯定与期许,体现了对士人理想的重视。然而,随即转向“迟速由天可奈何”,则显示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人生的成败往往不在于个人的努力,而在于天意的安排。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诗歌更为深刻和感人。最后两句“莫向归途重惆怅,人间秋后月明多”是一种劝慰,鼓励朋友欣赏眼前的美好,而不仅仅是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丽,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友谊、人生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命运的感慨,强调要珍惜当下的美好,不必过于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长才”是指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奈何”是什么意思?
诗中“秋后月明多”所传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