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9:47
希夷堂
白玉蟾 〔宋代〕
道人久矣泯耳目,
萧然自如脱羁束。
朝随扶桑日头起,
暮趁崑崙云脚伏。
青牛过关今几年,
此道分明在目前。
昨夜琴心三叠后,
一堂风冷月娟娟。
这位道人已经很久没有听觉和视觉的束缚,
他悠然自得,仿佛已经脱离了所有羁绊。
早晨,他随着扶桑的日头升起,
晚上,他又追随着崑崙的云影隐伏。
青牛过关已经好几年了,
这条道理如今依然清晰可见。
昨夜在琴声的三叠之中,
一室之内,风冷月明如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玉蟾,字子华,号青云,宋代道士和诗人,生于福建。白玉蟾以其诗歌和道教思想而闻名,强调自然、修道与人心的关系。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哲理和灵性追求。
创作背景
《希夷堂》创作于白玉蟾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道教修行的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
《希夷堂》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道教修道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全诗的意象鲜明,构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久矣泯耳目”的开头,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接着,“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夜交替的生活节奏,表现出他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状态,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
诗中提到的“青牛过关”,则是对修道者追求真理过程的隐喻,象征着修行路上的艰辛与坚持。这一意象不仅承载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也暗示了个人内心的成长与觉醒。“昨夜琴心三叠后,一堂风冷月娟娟”则通过音乐和自然的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气氛,令人陶醉。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态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示了白玉蟾作为道教诗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道教思想为核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道士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牛”象征什么?
A. 道理的明晰
B. 自然的美丽
C. 个人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扶桑”指代什么?
A. 西方的夕阳
B. 东方的晨曦
C. 远方的山脉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自然的敬畏与宁静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