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诗偈 其三十三

《诗偈 其三十三》

时间: 2025-05-03 23:53:40

诗句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3:40

原文展示: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白话文翻译:

我感到惭愧的是这双眼睛,曾经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我既不喜爱端正的容貌,也不对丑陋的人心生厌恶。
面对异国的色彩,何必白白起尘,生出妄念?
低下头来观察自己的形相,发现其中没有一处是真实的。
身心如同幻影般变化,眼中满是对亲人的怨恨已然消失。

注释:

  • 惭愧:内心感到羞愧、不安。
  • 一双眼:指代自己的眼睛,象征观察与判断。
  • 数般人:指形形色色的人,表达对不同人群的见识。
  • 端正:指容貌端正的人。
  • 丑陋:指容貌不佳的人。
  • 妄起尘:不必要的杂念或烦恼。
  • 自形相:自己观察自己的形象。
  • 身心如幻化:身体和心灵如同幻影般的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典故,但“身心如幻化”可与佛教中“万物皆空”的哲学思想相联系,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多为清新淡雅,擅长表达内心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庞蕴观察社会与人性之时所作,反映出他对人性与外在美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诗偈 其三十三》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外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惭愧”二字道出内心的感受,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眼睛所见的反思。面对不同的人,诗人没有偏见,既不喜爱美丽,也不厌恶丑陋,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外在评判的放下。接着,诗人提出“异国色”的概念,暗示世俗的纷扰与妄念,认为这些都不值得在意。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低头自省,发现自身的形相并不真实,进一步引申出“身心如幻化”,强调了存在的无常。最后一句“满眼没怨亲”则表明,经过内心的沉淀,诗人已经消除了对亲人的怨恨,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心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惭愧一双眼:自责于自己的眼睛,感到自己看到了很多人。
    2. 曾见数般人:经历了众多的人,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
    3.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对美丑的冷静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
    4. 当头异国色:面对不同文化与人种,不必妄加评判。
    5. 低头自形相:自我审视,反思自己的真实存在。
    6. 都无一处真:对自我认识的失落,知觉的幻灭。
    7. 身心如幻化:人生如梦,强调生命的短暂。
    8. 满眼没怨亲:对亲情的释怀,心灵的解脱。
  • 修辞手法

    • 对仗:“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形成对称,强调了诗人的态度。
    • 比喻:“身心如幻化”将生命比作幻影,传达出无常的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外貌的无常,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眼睛:象征观察与判断,代表内心的认知。
  • :多样的人性,反映社会的复杂。
  • 异国色:象征文化的差异与外在的繁华。
  • 幻化: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外貌的态度是: A. 喜爱端正
    B. 厌恶丑陋
    C. 超然冷静
    D. 无所谓

  2. “身心如幻化”指的是: A. 生命的真实
    B. 生命的短暂
    C. 对亲情的怨恨
    D. 对外界的认可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体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人生短暂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庞蕴与王维在对人性与自然的描写,庞蕴更注重内心的自省,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庞蕴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 陈参藩曾侍御招同陈道襄郭笃周二宪副浮邱雅集 翠岩亭 句 其二 句 其一 四言诗一章 赐大理丞梁士基横州宅生连理荔枝 题封桩库 赐太师文彦博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竭开头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起会 姣娃 包含眉的词语有哪些 满堂红 麦字旁的字 辞简理博 揎拳捰袖 病齿 米字旁的字 躲灾避难 轻歌曼舞 啙苛 正冠李下 包含等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