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36
甘州遍·秋风紧
作者: 毛文锡 〔唐代〕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秋风愈加紧迫,平坦的沙滩上,雁群飞得低低的,阵阵云彩一齐聚拢。
萧萧的风声、飒飒的边声此起彼伏,愁苦地听见戍楼的号角和征战的战鼓。
青色的坟冢在北边,黑色的山峦在西边。
沙子飞扬,聚散无定,往往路人因此迷失方向。
铁甲冰冷,战马的蹄下沾满了鲜血,打破了敌人的阵营。
凤皇的圣旨降下,步步踏上了那红色的阶梯。
作者介绍:毛文锡,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边塞为题材,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怀。他的作品多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楚,风格悲壮。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国家动荡、边疆战争频繁时期,诗人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下创作,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感受与对士兵悲惨命运的关怀。
《甘州遍·秋风紧》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紧迫、愁苦的氛围。开篇“秋风紧”直接点明了季节的特征,由此引出后续的描写。大雁低飞,阵云齐聚,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天意境。接着,诗人通过“萧萧飒飒”的声音和“戍角与征鼙”的描述,传达出战场的紧张和士兵的忧虑。
在具体意象上,青冢和黑山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尤其是“铁衣冷,战马血沾蹄”,展现了战士的艰苦与流血牺牲,令人心痛。最后一联提到“凤皇诏下”,进一步暗示了国家的召唤与士兵的责任感,营造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情感的表达也极为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风紧”中的“紧”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青冢北,黑山西”中,青冢和黑山各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了边塞的战斗场景,表达了士兵的英勇与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战争的描绘,但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毛文锡的作品更为悲壮,而王昌龄的则稍显豪情。
通过本次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理解《甘州遍·秋风紧》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