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14
念奴娇 郭璞墓
作者: 宋琬 (清代)
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
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
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
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下窥龙国。
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
铁瓮旌旗,金山钟磬,阅尽兴亡迹。
中泠满酌,一帆高挂遥碧。
全诗翻译:
弘农的太守,犹如挽动天轮,心系王朝。
如同神灵的龟策,今日臣子的使命已尽。
气势如长虹,灵魂归于华表,遗骨葬于金鳌之脊。
冯夷的舞蹈刚停,几声渔笛悠扬。
如何能在温峤的怀中,借助通天的犀牛,俯瞰龙国?
江左的夷吾如今是否还在,石马已沉埋在荆棘之中。
铁瓮悬挂着旌旗,金山上钟磬声声,见证了兴亡的痕迹。
中泠酒满,帆高高挂在遥远的碧空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宋琬对郭璞的追忆与缅怀,郭璞是东晋著名的道士、文学家,他的生平与追求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诗作在历史的背景下,体现了对逝去英雄的惋惜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整首《念奴娇 郭璞墓》通过对历史人物郭璞的追忆,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构建出一种豪迈而又感伤的氛围。在表现了对郭璞的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
诗的开篇以“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引入,彰显了历史人物的地位与影响力;接着以“龟策如神”展现出一种神秘的智慧和使命感,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中间的“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更是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表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渴望。最后以“阅尽兴亡迹”收尾,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人世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反映了对政治、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弘农太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郭璞
B. 刘邦
C. 项羽
“气作长虹”中的“长虹”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英雄气概
C. 生活乐趣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敬仰与惋惜
C. 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