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8:15
过昙花宝上人院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
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
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在最幽静的寺庙里,我的老师的院子也很深邃。
烟雾和霜冻一起笼罩着屋顶,松树和竹子交错成林。
鸟儿的鸣叫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客人来到这里,心情自然沉静。
早知道能来到这里,就不该佩戴那朝廷的簪子。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浮屠,出生于今陕西,因其诗风清新高远,常在诗中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姚合游访一位隐士的寺庙,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繁华的反思。诗中描绘了幽静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沉静,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过昙花宝上人院》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全诗通过描绘幽静的寺庙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
开头两句“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境地,九陌象征着偏僻的地点,师院的深邃则暗示着隐士的深厚学识和修养。接着“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冷与幽静,烟霜相映成趣,松竹交错生姿,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一句,通过鸟鸣声的渗透,表现出环境的宁静。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沉静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最后一句“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则道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远离世俗名利的愿望。
整首诗情景相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想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繁华的厌倦,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出环境的清冷?
A. 朝簪
B. 烟霜
C. 松竹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商业生活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
A. 鸟语境弥寂
B. 九陌最幽寺
C. 早知能到此
姚合的《过昙花宝上人院》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自然的和谐美,而姚合则更突出了内心的反思与对世俗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