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32
残春去无几,烦暑来已惭。
驱车九衢里,赤日汗两脸。
投身入佛寺,廊殿遂且俨。
老僧一何贤,为我拂清簟。
神轻反无寐,性达非有检。
啾啾雀声闲,悄悄人迹敛。
却思吾庐下,此乐不为欠。
新苹生明镜,密笋排翠琰。
时哉盍旋归,尘土吾已厌。
春天已经快要过去,炎热的夏天已让我感到羞愧。
我驱车在城市的街道上,烈日下汗流满面。
投身于佛寺,走进庄严的廊殿。
老僧实在贤明,为我拂去清凉的坐垫。
心情轻松却难以入睡,性情豁达并不拘泥。
啾啾的鸟鸣声悠然,周围的人迹渐渐稀少。
我却想起家中,觉得这种快乐并不缺乏。
新鲜的芹菜在明亮的镜子中生长,密密的竹笋排列得像翡翠一般。
这个时候何不赶快回去,我已厌倦了尘世的纷扰。
作者介绍:
韩维,字子昂,号云峤,宋代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春末夏初,诗人因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心中对清凉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选择游览佛寺寻求内心的宁静。
《游福圣院呈审言诸君》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去夏来的时节变化,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开篇以“残春去无几,烦暑来已惭”揭示出季节的更替与个人情绪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城市中行驶的烦闷,烈日下的酷热感受,表现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投身佛寺的场景则象征着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在老僧的照顾下,诗人感受到一丝安慰,进一步展现出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清脆的鸟鸣和稀少的人迹,描绘出一种安静的氛围,内心的乐趣与世俗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渴望回到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厌倦,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对世俗烦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变化是什么?
A) 春夏交替
B) 冬夏交替
C) 秋冬交替
诗中“老僧一何贤”中“贤”的意思是?
A) 聪明
B) 仁慈
C) 友好
诗人的内心情感是?
A) 厌倦尘世,向往宁静
B) 想要游玩
C) 感到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