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4:28
高关拒重阻,险状固天设。俯窥洪流奔,仰视赤崖绝。
来往无时停,千载一车辙。我行触飞雨,舍辔上嵽嵲。
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伊昔六国馀,楚汉起相啮。
乘时急形便,利害校一发。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
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翠华此回旋,万骑出岩阙。
斯人一何幸,泽浸厚地彻。烜哉行庆名,高与日星揭。
干戈昔不守,符传今尚撤。昏明变夷险,在德信前说。
愧无能铭才,吊古空惨切。
高耸的关隘挡住了重重障碍,险峻的形势如同天生设定。俯视奔涌的洪流,仰望赤崖的陡峭。
往来的人马从不停止,千年来留下了无数车辙。我行走在飞雨中,放下缰绳上了高峰。
筋疲力尽不敢停息,黄土裂缝深达百丈。往昔六国遗迹,楚汉之争相互激烈。
乘着时机急速行进,利害关系如同一发之箭。百姓被鞭笞,溪谷中血流成河。
如今时局安定归于真主,汾水之地进行西方的朝拜。
翠华在此回旋,万骑从岩阙而出。此人何等幸运,恩泽浸透大地。
行庆的名声辉煌,直与日月星辰相提并论。
昔日的干戈不再守护,符信如今已经解除。
昏暗与明亮的局面变化莫测,在德行与信义之前尽显。
我惭愧无才可铭,惟有感叹古人空余悲切。
作者介绍:韩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作品以雄浑豪放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战争有关,诗人通过描绘险峻的关隘和历史的沧桑,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
《行庆关》通过对险峻的关隘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高关拒重阻”引入,直入主题,表现出关隘的高峻与险阻,象征着历史的重重困难。接着通过对洪流和赤崖的描写,映射出历史的无情与时局的变幻。诗中有“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不仅强调了个人的艰辛,也隐含了对社会和民众苦难的同情。
韩维在诗中引用历史典故,如“六国”与“楚汉”,使得整首诗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诗的情感在于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一句,生动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悲惨命运,令人心痛。
整首诗以“行庆”的名声作结,寓意希望与光明,尽管历史沧桑,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仍在。诗中融合了历史、政治与个人情感,使得作品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国”指的是哪几个国家?
a) 齐、楚、燕、韩、赵、魏
b) 齐、楚、汉、魏、晋、赵
c) 齐、秦、汉、唐、宋、元
“筋劳不敢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疲惫与无奈
b) 兴奋与快乐
c) 镇定与从容
诗中“生民入鞭笞”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 人民的安宁
b)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c) 政治的稳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