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亭柳·赠歌者

《山亭柳·赠歌者》

时间: 2025-05-05 09:35:21

诗句

家住西秦。

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21

原文展示

山亭柳·赠歌者
作者:晏殊 〔宋代〕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西秦,身边常带着赌博的技艺。花柳间的斗艳刚刚新鲜。偶尔学念奴的曲调,有时能高歌直上云天。
蜀锦缠头的数不胜数,真是不辜负我辛勤的付出。
这几年来,我常往咸京的路上,残杯冷炙让我感到无奈。
我的衷肠又该向谁诉说呢?如果有知音能识得我的才华,我愿意不辞辛劳地四处演唱《阳春白雪》。
一曲在酒席上唱到动情落泪,重重掩面巾帕。

注释

  • 西秦:指西北地区,诗人可能来自此地。
  • 赌博艺:指一种技艺,可能是表演或唱歌。
  • 念奴:指一种曲调,常用于古代歌唱。
  • 蜀锦:指产自蜀地的锦缎,象征华丽。
  • 咸京道:指通往京城的道路,寓意诗人的奋斗。
  • 阳春:指美好的春天,象征高雅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塑造出优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以赠歌者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诗歌鉴赏

《山亭柳·赠歌者》展现了晏殊对音乐的热情与对知音的渴望。开篇以“家住西秦”自述,既传达了个人的身世背景,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接下来的“赌博艺随身”则暗示了诗人身上的艺术气息,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蜀锦缠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隐喻了他多年来的辛勤付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愈发沉重,“残杯冷炙谩消魂”一句,表达了他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诗人对知音的期待与渴望,体现了他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的愿望,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虽然现实中有诸多苦闷,但他依然不愿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住西秦:自我介绍,表明身世。
  2. 赌博艺随身:暗示艺术的随身携带,表达对艺术的执着。
  3. 花柳上斗尖新:描绘花柳争艳的新景象,寓意生命的美好。
  4. 偶学念奴声调:提及学习曲调,显示对音乐的热情。
  5. 有时高遏行云:描绘高亢的歌声,表达情感的奔放。
  6. 蜀锦缠头无数:象征华丽的装饰,暗示辛勤的付出。
  7. 数年来往咸京道:叙述经历的艰辛,反映了追求艺术的孤独。
  8. 残杯冷炙谩消魂: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9. 衷肠事托何人:询问倾诉的对象,显露内心的孤独。
  10. 若有知音见采:渴望遇到知音,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11. 不辞遍唱阳春:愿意不辞辛劳地演唱,表现积极向上的态度。
  12. 一曲当筵落泪:表明音乐的感人力量,情感的共鸣。
  13. 重掩罗巾:描绘落泪的画面,增添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情感比作“阳春”,体现高雅与美好。
  • 对仗:如“衷肠事托何人”,强调内心的孤独。
  • 拟人:将音乐描述为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存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 西秦:象征遥远的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思念。
  • 蜀锦:象征华丽与辛勤,反映了诗人的努力。
  • 阳春:象征高雅的音乐与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秦”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东南
    B. 西北
    C. 中部
    D. 南方

  2. “蜀锦缠头无数”中的蜀锦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丽与辛勤
    C. 忧伤
    D. 平淡

  3. 诗人希望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人?
    A. 知音
    B. 朋友
    C. 家人
    D. 竞争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艺术的热爱。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对人生的思考与渴望。

诗词对比

  • 晏殊《山亭柳》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写,晏殊更注重音乐的表现,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对爱情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诗词研究》

译文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注释

家住西秦(qín)。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è)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博:众多,丰富。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斗:竞争。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止。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 负:辜负。 数年来往咸(xián)京道,残杯冷炙(zhì)谩(mán)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yán)落泪,重掩罗巾。 ‘数年”二句: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漫:枉,徒然。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多稼亭看梅二首 端午後顿热 端午独酌 度小桥 渎头阻风 读罪已诏 读罪已诏 读子房传 读张忠献公谥册感叹 读张文潜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特禀 扫雷 釒字旁的字 唐璜 祠监 掎挈伺诈 丶字旁的字 潘郎车满 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责贡 私字儿的字 十字旁的字 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直木必伐 一片冰心 包含仇的词语有哪些 哀告宾服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