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4:09
崇因寺
作者: 晏殊 〔宋代〕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
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在卷帘的窗口前,山色清晰可见;夜深时,涛声在枕边轻轻响起。
雨后的苔藓小路上,落叶堆积;石楼里风静,寒云被锁在天边。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仲明,号止庵,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擅长词作。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崇因寺》作于晏殊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诗人常常选择山水田园作为寄情的场所,表现出一种遁世的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崇因寺的优美自然环境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首句“卷帘山色眼前见”中,卷帘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一种打开窗户、迎接自然的生动感;而“山色”则给人以清新宜人的视觉体验,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山水之间。接下来的“入夜涛声枕上闻”则将时间推移至夜晚,涛声轻轻环绕,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的回响,还是内心深处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细腻与柔情。
后两句“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则进一步描绘环境的静谧与凄凉。雨后的苔径上落叶堆积,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的感觉;而“石楼风静”则传达出一种冷静与孤独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那份内心的平静与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卷帘”指的是什么?
A. 门帘
B. 窗帘
C. 帐篷
D. 地毯
“入夜涛声枕上闻”中“涛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海浪声
D. 鸟鸣声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热闹
B. 忧伤
C. 宁静
D. 怨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