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1:07
处处柳绵飞起。门外尺深红雨。不及客愁深,抵得半篙春水。回避。回避。除了相思没趣。
到处都是柳絮飞扬,门外下着一尺深的红色细雨。可比客人的愁苦更深,甚至抵得上半篙春水的深度。想要回避,想要回避,除了相思之外,似乎没有其他趣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相思”一词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表达了对爱人或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冰研,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创作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以细腻、婉约见长,常常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柳絮飘飞、春雨绵绵之际,诗人可能身处他乡,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愁苦。
《如梦令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同时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开头“处处柳绵飞起”,给人一种轻柔而富有生机的感觉,柳絮的飞舞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柔情。然而,紧接着的“门外尺深红雨”则让这种轻盈的春意瞬间沉重,红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气氛的压抑感,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可比客愁深,抵得半篙春水”,这句诗将诗人的愁苦与自然的景象巧妙对比,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诗人在描写春水时,运用“半篙”这一具体的量词,使得情感更加生动而立体。最后的“回避。回避。除了相思没趣”,简短而有力,反复强调了诗人对相思的无奈与沉重,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可逃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哀伤,体现了深刻的思乡之情和对爱情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引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亲人的思念。通过对比与反复,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在春意盎然之中,仍无法摆脱相思之苦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处处柳绵飞起”中“柳绵”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叶子
B. 柳树的花絮
C. 柳树的枝条
D. 柳树的根
诗中“客愁”是指谁的愁苦?
A. 诗人的愁苦
B. 朋友的愁苦
C. 家乡的愁苦
D. 爱人的愁苦
“除了相思没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