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6:56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秋天的傍晚,风雨交加,窗前的梧桐叶在惊动。
我并不担心叶子即将凋落,反而觉得这样的声音很悦耳。
身为客人的我心神不定,梦中波涛翻涌着城池。
醒来时一切都已不见,只有微弱的月光照亮着残缺的时光。
本诗没有明确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梧叶”、“秋声”等意象传达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秋天意象,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仲明,号石泉,南宋时期人,性情豪放,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咏史,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风雨交加的时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漂泊者的孤独与思考。
陈与义的《风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风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特别是“梧叶窗前惊”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虽然不愁秋叶的凋落,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秋天的声音。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与接受,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哲思。
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作为“客子”,表明了他在生活中的漂泊与无根,梦中的波涛更是加深了这种不安与动荡。最后一句“微月照残更”,月光的微弱象征着孤独和渺小,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深入探讨了孤独与生命的哲学,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与对孤独的深刻认识。
诗词测试:
诗中“风雨破秋夕”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客子无定力”中的“客子”指代谁?
诗中的“微月”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