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时间: 2025-05-10 04:21:13

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1:13

原文展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月光洒满大地,万家灯火中传来捣衣的声音。
秋风吹不尽的情思,依然是对远在玉关的思恋。
何时才能平定胡人,等待我的爱人回归,不再远征?

注释: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
  • 捣衣声:指人们在夜晚捣制衣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玉关:指边疆,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胡虏:指外敌,历史上对北方民族的泛称。
  • 良人:指心爱的人或丈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以其豪放洒脱、才华横溢著称,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抒情、咏物、写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晚年,正值乱世之际,边疆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对理想的关切,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思念。

诗歌鉴赏:

《子夜吴歌·秋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乡之情的作品。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长安的月色和万户捣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月光和捣衣声不仅呈现了秋夜的宁静,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接下来,诗人通过“秋风吹不尽”的意象,表达了对远在战场的爱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如秋风般绵延不绝,难以消散。最后两句则是对国家安宁、对爱人归来的期盼,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李白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个诗中,李白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长安城内的宁静,捣衣声突显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虽吹,但思念的情感依然无法消散,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寓意对战争的期盼与对爱人归来的渴望,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个人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长安一片月”和“万户捣衣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光和捣衣声构成了和谐的意境,秋风则是情感的载体,形成了人景合一的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爱人和国家安宁的思念与期盼,展现了李白深厚的爱国情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象征思念与孤独,月光的皎洁映衬出夜的静谧。
  • 秋风:代表时间的流逝,带来清冷的情感与思念的愁苦。
  • 玉关:象征边疆与离别,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寄托在此。
  • 胡虏:代表外敌,展现出国家的动荡与诗人对安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2. “何日平胡虏”中“胡虏”指的是?

    • A. 汉族
    • B. 外敌
    • C. 南方民族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
  • 王维的《相思》:与《秋歌》相似,都是对离别的感慨,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星球图歌用昌黎石鼓歌韵 题印谱后 夜宴曲 由寿阳至南天门放歌 读宋史感邹志完事 其二 读宋史感邹志完事 其一 睡起 许州 挽汪容甫先生 其二 挽汪容甫先生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弊开头的成语 纱帽 拆白道字 责守 卜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灰身灭智 大烹五鼎 疋字旁的字 地毯 欠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试验 穷通皆命 缮造 虎体鹓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