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亭赠别

《江亭赠别》

时间: 2025-05-07 16:46:48

诗句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6:48

原文展示: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白话文翻译:

在长亭里傍晚送别你,秋色映照在江水上。
衰败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不定,寒冷的波涛和纷飞的雪交错不分。
猿猴的叫声远离楚地的峡谷,帆影映入湘江的云中。
我独自划着小舟在夜色中,山中的钟声可以听到,仿佛可以安然入眠。

注释:

  • 长亭:长亭是送别的地方,象征着离别的哀伤。
  • 江濆:江面,指江水的波光粼粼。
  • 衰柳:衰败的柳树,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 寒涛:寒冷的波涛,表现出季节的寒冷与孤独。
  • 猿声:猿猴的叫声,带有离愁别绪。
  • 帆影:船的影子,象征着行舟的旅人。
  • 独泛:独自划船,表现孤独的心情。
  • 山钟:山间的钟声,象征着宁静和思绪的归宿。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反映了送别的场景和情绪。长亭送别在古代文学中常见,象征离别的难舍。猿声离楚峡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音响效果,也渲染了离别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的傍晚,正值离别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江亭赠别》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开头“长亭晚送君”便直接引入送别的主题,长亭的意象总是让人联想到离愁。而后“秋色渡江濆”则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秋天的景色常常与离别相联系。接下来的“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衰败的柳树和寒冷的海浪,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两句,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将离别的情景生动呈现。猿声的悲鸣与帆影的远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最后的“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划舟的孤独,山中的钟声仿佛成为了他的陪伴,既有宁静也有对过往的沉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送别场景,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亭晚送君:在长亭的傍晚为你送行,直接揭示了送别的场景。
  2. 秋色渡江濆:秋天的色彩映在江水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3. 衰柳风难定:衰败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不定,象征着离别的哀伤。
  4. 寒涛雪不分:寒冷的波涛与纷飞的雪交错不分,表现了季节的寒冷与孤独。
  5. 猿声离楚峡:猿猴的叫声远离楚地的峡谷,增添了离愁别绪。
  6. 帆影入湘云:船的影子映入湘江的云中,象征着行舟的旅人。
  7. 独泛扁舟夜:独自划着小舟在夜色中,表现孤独的心情。
  8. 山钟可卧闻:山中的钟声可听到,仿佛可以安然入睡,带来一丝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柳树和波涛似乎具有人性,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与不舍,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离别的愁绪,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亭:送别的地方,象征离别。
  • 秋色:季节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衰柳:象征衰败与哀伤。
  • 寒涛:代表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 猿声:离愁别绪的音响象征。
  • 帆影:离去的人与旅程的象征。
  • 山钟:宁静与思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 A. 喜庆
    • B. 离别
    • C. 旅行
  2. “寒涛雪不分”中“寒涛”指的是什么?

    • A. 热浪
    • B. 寒冷的波涛
    • C. 温暖的海洋
  3. 诗人最后独自划舟,山钟的声音给他带来了什么?

    • A. 恐惧
    • B. 宁静
    • C. 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赠友人》(李白)也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情绪,而《江亭赠别》则更显细腻与愁苦。
  •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志向与胸怀,与马戴的抒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世界:漫游唐诗宋词》

相关查询

夜宿田家 杜仲高相遇约李尉 林伯仁话别二绝 读王幼学上殿劄子 盱眙北望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其二 卢申之正字小酌 黄道士出爻 江西壬辰秋大旱饥临江守王幼学监簿极力救民 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鲁诸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钉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腾褒 刀字旁的字 风流云散 罢马不畏鞭箠 将计就计 磁带 祥河辍水 震惧 一刀两断 示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面色如土 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致 齲字旁的字 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