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廿二日登金沙峰观海

《廿二日登金沙峰观海》

时间: 2025-04-30 19:06:32

诗句

醉倚金沙巅,西溟把盏前。

日兼云共荡,天与海俱圆。

若木知何树,青齐或见烟。

心胸元自在,毛骨却翛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32

原文展示

醉倚金沙巅,西溟把盏前。
日兼云共荡,天与海俱圆。
若木知何树,青齐或见烟。
心胸元自在,毛骨却翛然。

白话文翻译

我醉酒倚靠在金沙峰顶,面朝西海举杯畅饮。
日头与云朵一起摇曳,天空与海面交融成一个圆。
如果树木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树,或许能看到青烟缭绕。
我的心胸在此刻是多么自在,身体的毛发却微微颤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倚:醉酒后倚靠,形容放松自在的状态。
  • 金沙巅:金沙峰的山顶,"巅"指顶端。
  • 西溟:西海,溟字意为深蓝色的海洋。
  • 把盏:举杯,饮酒的动作。
  • 日兼云共荡:日光与云彩一同荡漾,描绘气象变化。
  • 天与海俱圆:天空和海面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圆形的视觉效果。
  • 若木:如果树木能够。
  • 知何树:知道自己是什么树。
  • 青齐或见烟:形容可能有青烟升起。
  • 心胸元自在:心情非常舒畅。
  • 毛骨却翛然:身体感到微微的颤动。

典故解析

此诗未明显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金沙峰”可能是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良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流传后世,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洪良浩的诗风多为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登临金沙峰之际,诗人以酒助兴,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浩瀚大海和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廿二日登金沙峰观海》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诗人在醉酒的状态下,登高远眺,心中感慨万千。开头两句“醉倚金沙巅,西溟把盏前”直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金沙峰的高耸与西海的辽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畅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沉醉。

接下来的“日兼云共荡,天与海俱圆”,通过描绘日与云的动荡,以及天与海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自然景象,诗人似乎在这一刻感受到天地的合一,心灵得到了升华。

“若木知何树,青齐或见烟”,这一句则引入了思考,若树木能够明白自己的存在,那它们又会如何?此句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反思,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

最后一句“心胸元自在,毛骨却翛然”,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身体的微颤相对比,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虽然心灵自由,但身体的感受却是对自然的敏感与敬畏,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倚金沙巅:在金沙峰顶醉酒而倚靠,表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2. 西溟把盏前:面向西海,举杯饮酒,显示出一种洒脱与欢愉。
  3. 日兼云共荡:日光和云彩一同摇曳,描绘出动态的自然景象。
  4. 天与海俱圆:天空与海洋融为一体,展现出广阔的景象。
  5. 若木知何树:若树木能理解自我,暗示对生命的思考。
  6. 青齐或见烟:树木可能会看到青烟,增加了自然的神秘感。
  7. 心胸元自在:内心感到非常自在,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8. 毛骨却翛然:身体却感到微微的颤动,反映出对自然的敏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云、天、海比作一个整体,展现自然之美。
  • 拟人:若木知何树,赋予树木以思考能力,体现生命的智慧。
  • 对仗:如“醉倚金沙巅,西溟把盏前”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展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内心的自由与心灵的升华,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沙巅:象征高远、开阔的视野,代表诗人心灵的升华。
  • 西溟:代表辽阔的自然,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日与云:动态的自然景象,象征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青烟:象征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金沙巅上做了什么?

    • A. 看海
    • B. 把盏饮酒
    • C. 休息
    • D. 唱歌
  2. “日兼云共荡”中“共荡”的意思是?

    • A. 一起摇动
    • B. 一起沉睡
    • C. 一起消失
    • D. 一起飞翔
  3. 诗人感到身体有什么反应?

    • A. 疲惫
    • B. 微微颤动
    • C. 舒适
    • D. 冷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李白《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爱日 挽平山菊涧 困王孙 咏史上·伏生 咏史下·蜀先主 孟子·为贫而仕 咏史上·左承祖 野步十首 咏史上·武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纯朴 休戚是同 染旧作新 雁过长空 龝字旁的字 铸锻 倒箱 包含较的词语有哪些 繐布 赤字旁的字 包含翔的词语有哪些 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吃着不尽 霸府 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风言雾语 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