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9:33
书生白首对青镫,卷里山河见未曾。
秋水讵能窥海若,夏虫难与语寒冰。
龙门笔壮汉司马,巴峡诗奇杜少陵。
不出户庭知六合,圣人犹复泰山登。
这位满头白发的书生,对着青色的灯光,书卷中描绘的山河仿佛从未见过。秋水怎么能窥探到大海的广阔,夏虫又怎么能与寒冰对话呢?龙门笔下的壮丽诗篇,与汉代的司马相提并论;巴峡的奇妙诗句,堪与杜甫的少陵相媲美。若不走出家门,便能知晓六合的奥妙,圣人也需像泰山那样攀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良浩,清代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精通诗文,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洪良浩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山河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入关杂咏 其三》以书生的形象为切入点,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敬仰。诗中“书生白首对青镫”,勾勒出一位年迈书生的孤独与执着,似乎在暗示即使年华已逝,求知的热情依旧不减。接着,诗人以“秋水讵能窥海若,夏虫难与语寒冰”展开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借用对比手法,强调小与大的对立,展示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后半部分中,诗人将个人与历史结合,通过“龙门笔壮汉司马,巴峡诗奇杜少陵”来抒发自己对文学巨匠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我创作的期许。最后一句“不出户庭知六合,圣人犹复泰山登”更是将主题推向高峰,表达了即使不出门,也能通过书籍和思想来领悟宇宙的奥秘,强调文化的力量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在面对自然与历史时的谦卑。诗人通过自我反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书生白首对青镫”指的是什么样的形象?
A. 年轻的学生
B. 年迈的书生
C. 书法家
诗人将自己与哪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
A. 李白
B. 司马迁
C. 白居易
“秋水讵能窥海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人生的失落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良浩的《入关杂咏 其三》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杜甫在《登高》中展现了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洪良浩则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文化追求与精神世界的探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