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惠泉

《惠泉》

时间: 2025-05-07 23:01:17

诗句

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

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

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

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17

原文展示:

惠泉 宋祁 〔宋代〕 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 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 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 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

白话文翻译:

遥远的源头离开层叠的山峰,清澈的支流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水流迅速而没有污秽,波长延伸至楚地的尽头。 隐士之流只酌取清水,郑伯却虚名地命名了渠道。 不必远赴西江,凭借你就能唤醒沉睡的鲋鱼。

注释:

  • 遥源:指泉水的源头,遥远而神秘。
  • 叠嶂:层叠的山峰,形容山势险峻。
  • 澄派:清澈的支流。
  • 鉴晴虚: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 流迅:水流迅速。
  • 汾恶:指污秽。
  • 波长:水波的延伸。
  • 楚馀:楚地的尽头。
  • 隐之徒:指隐士。
  • 酌水:取水饮用。
  • 郑伯:指郑国的君主。
  • 谩名渠:虚名地命名渠道。
  • 西江:指遥远的江河。
  • 起鲋鱼:唤醒沉睡的鲋鱼,比喻唤醒沉睡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惠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欣赏自然美景并进行文学创作。诗人通过对惠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惠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描绘了泉水的源头和清澈的支流,映照着晴朗的天空,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迅速和清澈,延伸至楚地的尽头,展现了泉水的纯净和广阔。后两句通过隐士和郑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不屑。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描绘了泉水的源头离开层叠的山峰,清澈的支流映照着晴朗的天空,展现了泉水的清澈和美丽。
  2. “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描绘了水流迅速而没有污秽,波长延伸至楚地的尽头,展现了泉水的纯净和广阔。
  3. “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通过隐士和郑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不屑。
  4. “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不必远赴西江,凭借惠泉就能唤醒沉睡的鲋鱼。

修辞手法:

  • 比喻:“澄派鉴晴虚”中,将清澈的支流比喻为镜子,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 对仗:“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中,“遥源”与“澄派”,“辞叠嶂”与“鉴晴虚”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惠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泉水的清澈和美丽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纯净和广阔,通过隐士和郑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不屑。

意象分析:

  • 遥源:指泉水的源头,遥远而神秘,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神秘。
  • 叠嶂:层叠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险峻和壮美。
  • 澄派:清澈的支流,象征着自然的清澈和美丽。
  • 鉴晴虚:映照着晴朗的天空,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遥源辞叠嶂”中的“遥源”指的是什么? A. 遥远的江河 B. 泉水的源头 C. 遥远的山峰
  2. 诗中“澄派鉴晴虚”中的“澄派”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支流 B. 清澈的江河 C. 清澈的天空
  3. 诗中“隐之徒酌水”中的“隐之徒”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隐居的人 C. 隐秘的事物
  4. 诗中“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中的“鲋鱼”象征着什么? A. 沉睡的事物 B. 沉睡的人 C. 沉睡的动物

答案: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沧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宋祁《惠泉》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纯净,但宋祁的诗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赋则更注重对历史的沧桑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宋诗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钱塘诸故人 送乌城冯明府 沈征士铉野亭 征妇怨 兵后逢张孝廉醇 短歌行 竹枝歌(六首) 圆明佛舍访吕山人 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 新弦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铤 身无立锥 包含场的词语有哪些 有说有笑 包含趋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皲手茧足 偶语弃市 提土旁的字 恢恑憰怪 为而不恃 气字旁的字 包含式的成语 灵空 子字旁的字 包含钢的词语有哪些 专权误国 豁牙 斤字旁的字 包含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