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8
原文展示: 扬雄墨池 宋祁 〔宋代〕 宅废经池在,人亡墨溜乾。 蟾蜍兼滴破,科斗共书残。 蠹罢芸犹翠,蒸馀竹自寒。 他扬无可问,抚物费长叹。
白话文翻译: 废弃的宅院中,曾经用来研墨的池子还在,但人已不在,墨水也已干涸。 池中的蟾蜍和滴水都已破损,蝌蚪和文字也已残缺不全。 书籍被虫蛀后,书页依然翠绿,竹子在蒸腾后依然感到寒冷。 其他的扬雄已无处可问,只能抚摸着这些遗物,发出长长的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通过对扬雄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文化巨匠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扬雄故居时所作,通过对遗迹的描绘,抒发了对扬雄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忧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故居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逝和文化衰落的主题。诗中“宅废经池在,人亡墨溜乾”直接点出了故居的荒废和文化的断层,而“蟾蜍兼滴破,科斗共书残”则进一步通过具象的意象,加深了这种衰败感。后两句“蠹罢芸犹翠,蒸馀竹自寒”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物质形态尚存,但精神文化已不复当年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扬雄故居遗迹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和文化衰落的主题,以及对过往文化巨匠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忧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文化衰落的感慨。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前者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后者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