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7
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这首诗描绘了冬初时节的凄凉景象,诗人在荒凉的乡村中,看到的都是破败的民居和黄茅白骨,心情愈发沉重。李正带着我,西风呼啸,鬓发已白,肩负着行走于荒野的重任。四周草丛无垠,人烟稀少,然而仍有青山如画。夕阳渐落,我在军营感到疲惫,喜逢田舍的宁静。官场事务驱使我奔波,旅途的情感逐渐衰弱。天边的雁群逐渐飞远,我回望故乡,离愁难以表述。寒冷的征衣遮住了视线,忘却了往日的潇洒。尘埃未散,我不禁想询问归舟,希望早日停下行程。梦绕寒谷,希望小梅也能绽放。
邵亨贞,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豪放、沉郁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戊戌年冬初,诗人可能因战乱或政治原因而经历颠沛流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齐天乐》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冬日荒野中的心境。诗的开篇“民居荡析,皆黄茅白骨之境”,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凋零的世界,令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悲凉。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与李正同行的情景,西风萧瑟,令人感到无尽的悲凉与惆怅。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尤其是“犹有青山如画”一句,虽然周遭环境破败,但青山依旧如画,显示出一种希望和美好,成为心灵的寄托。
随着夕阳的落下,诗人逐渐感到疲惫,身心俱疲的状态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离愁。“天边雁飞渐远,故园回首处,离恨难写”,在此句中,离愁与思乡之情愈发明显,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后,诗人以“梦绕寒谷,小梅应绽也”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暗示着即使在艰苦困顿的境遇中,也希望能迎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冷清的冬季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希望,象征着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黄茅白骨”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小梅应绽也”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