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8
秋蕊香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歌彻郎君秋草。
别恨远山眉小。
无情莫把多情恼。
第一归来须早。
红尘自古长安道。
故人多。
相思不比相逢好。
此别朱颜应老。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情景与离别的愁苦。歌声回荡在秋草之上,别离的怨恨就像远山一般渺小。无情的人不应让多情的人烦恼,归来的时候必须要早。红尘自古以来就是长安的道路,故人很多,然而相思的滋味比相逢要痛苦得多。此时此刻的别离,容颜恐怕也会因此而衰老。
“长安道”指的是古代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名利与人情冷暖。诗中提到的“故人多”反映出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与感慨。
作者介绍: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晚号清真居士,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别、思念的情感,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可能是在某个离别的场合,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蕊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整首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诗的开头以“歌彻郎君秋草”引入,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丽景象,然而这美丽的背后却是离别的痛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对即将来临的别离的无奈。
“无情莫把多情恼”一句,指出了感情中的无情与多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情感波动的敏感与无奈。“红尘自古长安道”,将个体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淀相结合,令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交往的价值。在这条通往长安的路上,往昔的故人与如今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叹人情冷暖。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秋草、远山、朱颜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描绘,使得情感得以具体化,既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无情莫把多情恼”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与深刻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无情世态的感叹,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歌彻郎君秋草”中的“郎君”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爱人或朋友
C. 敬仰的对象
“红尘自古长安道”中“长安”象征着什么?
A. 家乡
B. 繁华与人情
C. 离别的痛苦
诗中提到的“朱颜”指的是?
A. 生命
B. 红润的面容
C. 秋天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