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9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其二 甲申客路闻鹃 刘将孙 〔宋代〕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行且去。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青青故宇。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曾听处。少日京华行路。青灯梦断无语。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人生几许。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
白话文翻译:
春雨绵绵,寒意渐浓,天色将晚。杜鹃的啼声回荡。东风啊,你与人间有何恩怨,非要干预人们的去留?我即将离去。十年来,我憔悴不堪,忧愁得仿佛身体都变成了树。望着故园的青青草木。看着浩荡的灵修,徘徊在落日之下,为何不感到快乐呢?曾经在京华的行路上听过这样的声音。青灯下的梦境已断,无言以对。风林中飒飒作响,鸡鸣声杂乱,摇落了壮志如土。今昔对比,任由杜鹃啼叫到天明,清血化作红雨。人生能有几多时日。且让我如刘郎般,看惯了花开花落,懒得再赋诗抒怀。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将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将孙在甲申年(可能是宋代的一个年份)客居他乡时,听到杜鹃的啼声,引发了对人生、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雨、杜鹃、东风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雨萧萧春寒欲暮”描绘了春雨绵绵、寒意渐浓的傍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杜鹃声转”和“东风与汝何恩怨”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东风和杜鹃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去留的无奈和感慨。“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十年来憔悴不堪、忧愁缠身的境遇,而“青青故宇”和“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则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修行之地的向往。最后,“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则以刘禹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苦闷。通过自然意象和拟人手法,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雨萧萧春寒欲暮”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春雨绵绵,寒意渐浓的傍晚景象 B. 夏日炎炎,阳光明媚的景象 C.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景象 D. 冬雪皑皑,寒风刺骨的景象
诗中“杜鹃声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东风与汝何恩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愁得身成树”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诗人身体健康 B. 诗人忧愁缠身 C. 诗人壮志凌云 D. 诗人心情愉悦
诗中“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表达了什么态度? A. 积极进取 B. 消极逃避 C. 淡然处之 D. 愤世嫉俗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