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40:27
作者: 胡先骕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明月明月,几度照人愁绝。
更深香烬无温,千里江南梦魂。
魂梦魂梦,端是将人调弄。
明亮的月亮啊,几次照耀了人们的愁苦。
更深夜里,香烬已无温度,千里之外的江南梦中飘荡着我的魂。
魂与梦交织,究竟是为何让人如此纠缠?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明月”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孤独与思乡的象征,广泛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体现了诗人对于月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胡先骕(1882-1935),字仲华,号静庐,近现代中国著名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常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的情感。
创作背景:
《转应曲》写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月光表达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普遍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转应曲》以“明月”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以月亮的明亮和几度照人愁绝的意象,立刻引发读者的共鸣,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个夜晚的孤寂。接下来的“更深香烬无温”,则将孤独推向更深的层次,夜深人静,连香火都已熄灭,象征着内心的冷清与无依无靠。最后两句的“魂梦魂梦”,更是将思绪推向极致,那些梦中的幽灵似乎在捉弄着诗人,让他在追忆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悟。诗中流露出的愁苦与思念,既是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思乡及情感无奈的深刻体会,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挣扎。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