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6:24
原文展示:
菊花 徐夤 〔唐代〕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白话文翻译:
桓景登高的事迹可以追寻,黄菊花盛开的地方绿畦深深。 为了消灾辟恶你应该采摘,冷露寒霜我自然能够承受。 篱笆旁的植物早开又早谢,山涧旁的松树同心同德。 陶公岂是居住在贫困中的人,还剩下东篱下万朵金黄的菊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所作,借菊花之坚韧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中提到桓景登高,暗示了重阳节的习俗,而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其消灾辟恶的意义被诗人巧妙地融入诗中。诗人用“冷露寒霜我自禁”来形容菊花的坚韧,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傲然绽放。后两句通过对篱物和涧松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独特品质。最后提到陶公,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的菊花象征着富贵和隐逸的美好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菊花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