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0:47
原文展示:
邑痒杏坛初成诸老倡和见寄因次韵 何梦桂 〔宋代〕
双杏坛前花自春,登坛宛见仲尼心。 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 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 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
白话文翻译:
在双杏坛前,花儿自然地开放着春天,登上讲坛仿佛能看见孔子的内心。 这棵树经历了千年的寒暑,它的生机不分古今。 西狩的事情虽已过去,但它的意义并未消失,就像在黑林中仍有琴声回响。 地上的闲花遍布,天地似乎都老了,三次叹息,对遗风的感慨深沉。
注释:
诗词背景: 何梦桂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这首诗是在他参观孔子讲学的杏坛后所作,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杏坛的描绘,展现了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诗中“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一句,用树的生命力比喻孔子思想的持久不衰。而“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则表达了对孔子晚年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其坚持理想的精神的赞美。最后两句“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感慨,表达了对孔子遗风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双杏坛前花自春”中的“杏坛”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家 B. 孔子讲学的地方 C. 孔子的墓地 D. 孔子的书房 答案:B
诗中“一线生机无古今”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生命的短暂 B. 思想的不朽 C. 时间的流逝 D. 文化的衰落 答案:B
诗中“西狩事非成反袂”中的“西狩”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旅行 B. 孔子的隐居 C. 孔子的流亡 D. 孔子的讲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