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8:44
谁谓衡山高?
景行思齐而。
谁谓衡麓近?
大路莫致之。
衡高麓云邈,
洙泗不在兹。
远臣礼乐光,
吉月春阳时。
原隰遂咨度,
于彼湘之湄。
薄言采芹藻,
多士乐且仪。
酌彼百泉水,
憩我驷牡驰。
我将布惠泽,
我将迪民彝。
我将歌白驹,
爰求硕人遗。
爰求硕人遗,
空谷夫何为。
南山有楩楠,
北山有桐椅。
谁谓衡山高?
衡麓乃所基。
谁说衡山很高呢?
我希望能与之齐平而行。
谁说衡麓很近呢?
大路却无法通达。
衡山高耸,云雾飘渺,
洙泗河流并不在此地。
远方的臣子礼乐辉煌,
吉月春阳的时节。
平原和沟壑都已测量,
在湘江的岸边。
轻声采摘芹菜和水草,
众多的士人都欢快而有礼。
我将饮用那百泉之水,
在这里歇息驷马奔驰。
我将施惠于民,
我将引导民众的风俗。
我将歌唱白色的骏马,
希望能寻找到贤达之人。
希望能寻找到贤达之人,
空谷中又有什么呢?
南山上有楩木和楠木,
北山则有桐椅。
谁说衡山很高呢?
衡麓才是我的根基。
卢挚,元代诗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以文才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乡土的热爱,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岳麓书院舍菜礼成》写于岳麓书院,反映了书院的文化氛围和作者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织,表现出一种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衡山和衡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尚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开篇即以“谁谓衡山高?”引入,质疑外界对山的高度的看法,实际上衡麓才是他所立足之地,代表着一种扎根于大地的精神追求。接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注。
诗中“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礼乐之光照耀着理想的生活。而“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士人们和谐地与自然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诗人通过“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的表达,展现了他希望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传播,来惠及民众,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作。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面对高山和文化的厚重时,诗人选择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快乐和满足,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衡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四川
D. 江西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A. 描绘自然景观
B. 质疑外界的看法
C. 表达施惠于民的愿望
D. 以上都是
“我将歌白驹”中的“白驹”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理想与追求
C. 朋友
D. 财富
答案:
以上内容为《岳麓书院舍菜礼成》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