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02
大埠初分生怪石,曾与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转奇崛。
娲皇炼石补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为石天上星,顽质变化生神灵。
一朝天狼齧蚀五星陨,陨石枕头野犹有光晶荧。
何人夜负入海屿,错杂昆吾无觅处。
中间块石独崎嵚,住在锦溪溪上浒。
石润可以砚,石文可以屏。
屭屭或刳鼎,廉栗或劖铭。
不然云母与紫英,否则丹砂和空青。
尔材於用百不适,空有千尺高棱层。
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
火不焦,水不凝。
刻桐扣不鸣,饮羽射不惊。
世间至智不能化,而我安敢逃愚名。
人闻愚恶智喜,君谓我愚真知己。
筑室招子原结交,更请柳溪作愚记。
我笑已愚君更愚,世有两愚适相值。
江流东去夕阳西,千古相看只如此。
当年三品不点头,况被旁人鞭得起。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2
愚石歌 何梦桂 〔宋代〕
大埠初分生怪石,曾与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转奇崛。 娲皇炼石补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为石天上星,顽质变化生神灵。 一朝天狼齧蚀五星陨,陨石枕头野犹有光晶荧。 何人夜负入海屿,错杂昆吾无觅处。 中间块石独崎崚,住在锦溪溪上浒。 石润可以砚,石文可以屏。 屭屭或刳鼎,廉栗或劖铭。 不然云母与紫英,否则丹砂和空青。 尔材於用百不适,空有千尺高棱层。 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 火不焦,水不凝。 刻桐扣不鸣,饮羽射不惊。 世间至智不能化,而我安敢逃愚名。 人闻愚恶智喜,君谓我愚真知己。 筑室招子原结交,更请柳溪作愚记。 我笑已愚君更愚,世有两愚适相值。 江流东去夕阳西,千古相看只如此。 当年三品不点头,况被旁人鞭得起。
全诗翻译:
在大埠初分之时,生出了这块怪石,它曾与不周山共同支撑天地。 不周山崩塌,天地缺口,天柱折断,这块石头却更显奇崛。 女娲炼石补天,将石头化作五星,呈现出五色。 地下的石头变成了天上的星星,顽石也因此生出了神灵。 一旦天狼星侵蚀,五星陨落,陨石落在野地,依然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不知是谁在夜晚将它背入海岛,混杂在昆吾石中,难以寻觅。 其中有一块石头特别崎岖,它住在锦溪的岸边。 这块石头湿润可以做砚台,纹理可以做屏风。 或者可以雕刻成鼎,或者可以刻上铭文。 不然就是云母或紫英,否则就是丹砂和空青。 这块石头虽然高大千尺,但在实用性上却百无一用。 无论水流如何冲刷,霜降如何侵袭,石头都不会改变。 火烧不焦,水浸不凝。 雕刻在桐木上也不会发出声音,箭射上去也不会惊动。 世间最智慧的人也无法改变它,而我怎敢逃避“愚”的名号。 人们听说愚者厌恶智慧,而你却说我愚,真是我的知己。 建个房子邀请你来结交,再请柳溪为我作愚记。 我笑自己愚,你也更愚,世间有两个愚人正好相逢。 江水东流,夕阳西下,千古以来,人们看到的都是如此。 当年三品官员都不点头,更何况是被旁人鞭打得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子真,号潜斋,宋代诗人,曾任国子监祭酒。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石头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的淡然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刻。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展现了石头的奇崛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石头象征着坚韧和不屈,无论是山崩地裂还是天狼星的侵蚀,石头都保持着它的本色。作者通过对石头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诗中的“愚”字,既是作者的自嘲,也是对世态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石头象征着坚韧和不屈,无论是山崩地裂还是天狼星的侵蚀,石头都保持着它的本色。作者通过对石头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诗中的“愚”字,既是作者的自嘲,也是对世态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不周山”象征什么? A. 支撑天地的力量 B. 凶星 C. 宁静的自然环境 D. 超越世俗的智慧
诗中的“愚”字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超越 B. 对自然界的敬畏 C. 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D. 对自我认知的深刻
诗中的“五星”象征什么? A. 天上的星星 B. 支撑天地的力量 C. 宁静的自然环境 D. 超越世俗的智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