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有山中即事

《小有山中即事》

时间: 2025-05-02 10:10:48

诗句

閒随鹤影步山蹊,摘草归来养竹鸡。

水带平沙流涧浅,云将落照压山低。

覆阶乱叶凭风扫,护径业筠借鹭栖。

万物不言皆自得,此心触处见端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0:48

原文展示

閒随鹤影步山蹊,摘草归来养竹鸡。
水带平沙流涧浅,云将落照压山低。
覆阶乱叶凭风扫,护径业筠借鹭栖。
万物不言皆自得,此心触处见端倪。

白话文翻译

悠闲地随着鹤的影子漫步在山间小径,摘些草回来喂养竹鸡。
水流带着平沙,流过浅浅的溪涧,云彩带着落日的余晖,压低了山峰。
覆盖台阶的乱叶被风吹扫,保护小径的竹子借鹭鸟栖息。
万物不言而自得其乐,我的心在触碰之处看到了端倪。

注释

  • 閒随鹤影步山蹊:閒,悠闲。鹤影,鹤的影子。山蹊,山间小径。
  • 摘草归来养竹鸡:摘草,采摘草料。竹鸡,一种鸟类。
  • 水带平沙流涧浅:水带,水流带着。平沙,平坦的沙地。涧浅,浅溪。
  • 云将落照压山低:云将,云彩带着。落照,落日的余晖。压山低,使山峰显得低矮。
  • 覆阶乱叶凭风扫:覆阶,覆盖台阶。乱叶,杂乱的树叶。凭风扫,被风吹扫。
  • 护径业筠借鹭栖:护径,保护小径。业筠,竹子。借鹭栖,借鹭鸟栖息。
  • 万物不言皆自得:不言,不言语。自得,自得其乐。
  • 此心触处见端倪:触处,触碰之处。端倪,迹象,开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梦桂(约1229-1303),字子实,号潜斋,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适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物,通过“鹤影”、“竹鸡”、“平沙”、“落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中“万物不言皆自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自得其乐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最后一句“此心触处见端倪”,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閒随鹤影步山蹊:诗人悠闲地随着鹤的影子漫步在山间小径,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亲近。
  2. 摘草归来养竹鸡:诗人摘草归来喂养竹鸡,体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对小动物的关爱。
  3. 水带平沙流涧浅:水流带着平沙,流过浅浅的溪涧,描绘了山中的水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4. 云将落照压山低:云彩带着落日的余晖,压低了山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
  5. 覆阶乱叶凭风扫:覆盖台阶的乱叶被风吹扫,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6. 护径业筠借鹭栖:保护小径的竹子借鹭鸟栖息,展现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诗人的隐逸情怀。
  7. 万物不言皆自得:万物不言而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自得其乐的深刻感悟。
  8. 此心触处见端倪:诗人的心在触碰之处看到了端倪,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将落照压山低”中的“压”字,比喻云彩带着落日的余晖使山峰显得低矮。
  • 拟人:如“云将落照压山低”中的“将”字,赋予云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水带平沙流涧浅,云将落照压山低”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影:象征高洁、隐逸。
  • 竹鸡:象征自然、和谐。
  • 平沙:象征宁静、平和。
  • 落照:象征宁静、壮美。
  • 乱叶:象征自然、和谐。
  • 业筠:象征坚韧、隐逸。
  • 鹭栖:象征自然、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閒随鹤影步山蹊”中的“鹤影”象征什么? A. 高洁、隐逸 B. 自然、和谐 C. 宁静、平和 D. 宁静、壮美

  2. 诗中“万物不言皆自得”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道家“无为而治” B. 儒家“仁爱” C. 佛家“空” D. 法家“法治”

  3. 诗中“此心触处见端倪”中的“端倪”指的是什么? A. 迹象 B. 开端 C. 结果 D. 过程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景物,表达隐逸情怀。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何梦桂《小有山中即事》:两者都描绘山中景物,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何梦桂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有助于比较和延伸学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前韵二首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来遮轿问新知县如何二 沁园春 其五 □竹窗纸枕屏 元夕醉梅山弟家 其一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其三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次韵吴竹溪名俊民谢单景山名枢载酒 剡中明心寺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知所以 包含铤的词语有哪些 三回五次 皇眷 示字旁的字 引古喻今 尸字头的字 風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纰漏 尘劳 监仆 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笔耕砚田 云奔之涌 钉是钉,铆是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