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8:23
长江渺渺接天浮,万古朝宗日夜流。
洲在尚传鹦鹉赋,台高应见凤凰游。
路经赤壁怀公瑾,水到柴桑忆仲谋。
白日幸无云物蔽,好看澄景对高秋。
长江蜿蜒流淌,仿佛与天空相接,浩浩荡荡,万古以来如同朝宗一般日夜不停地流淌。河中的洲岛上,仍然传颂着鹦鹉的赋诗,而高高的台上,应该能看到凤凰飞舞。途经赤壁,怀念着周公瑾,水流到柴桑,又让我想起了周仲谋。白天的阳光好在没有云彩遮挡,令人欣赏这一片清澈的美景,正对着高高的秋天。
胡安国,宋代诗人,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常以历史人物和典故作为诗歌的内容。
此诗写于舟行荆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交织。
《舟入荆江东赴建康》是一首描绘长江自然景色及历史追忆的诗作。诗中利用长江的壮阔与流动,展现了时间的久远与历史的厚重。开篇“长江渺渺接天浮,万古朝宗日夜流”,通过对长江浩大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岁月的无情。同时,诗人提及赤壁和柴桑这两个历史名地,并通过怀念公瑾和仲谋,增强了历史的厚度与文化的深度。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与象征,如“白日幸无云物蔽,好看澄景对高秋”,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公瑾是谁?
“长江渺渺接天浮”中的“渺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日幸无云物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