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二月立春

《十二月立春》

时间: 2025-05-01 06:19:30

诗句

未临除夕气先交,玉嶂朝来见日消。

冰自解围回木色,花能传信满梅梢。

人家剪彩应书字,天仗迎春尽广郊。

北望寒云魂梦断,任从飞去莫相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30

原文展示:

十二月立春
作者: 胡安国 〔宋代〕

未临除夕气先交,
玉嶂朝来见日消。
冰自解围回木色,
花能传信满梅梢。
人家剪彩应书字,
天仗迎春尽广郊。
北望寒云魂梦断,
任从飞去莫相招。


白话文翻译:

在除夕还未到来之前,春天的气息已经首先传来。早晨时分,阳光透过玉山照耀,冰雪渐渐融化,露出了树木的颜色。花朵能够传递春天的消息,已经在梅树的枝头绽放。人们在家中剪彩迎接春天,天子也在广阔的郊野迎接新春。向北望去,寒云缭绕,让人心中的梦境破碎,任凭它随风而去,不必再去唤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未临:还没有到来。
  •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 气先交: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
  • 玉嶂:形容山峰的美丽。
  • 日消:阳光消散,指春天的到来。
  • 解围:冰雪融化,消融的过程。
  • 剪彩:指装饰,迎接春天的活动。
  • 天仗:指天子的仪仗,象征迎春的隆重场面。
  • 魂梦断:形容对冬天的依恋已断。

典故解析:

  • 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象征春天的开始。
  • 梅梢: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此处指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安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农历新年之前,立春是象征新生与希望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十二月立春》是一首描绘春天到来的古诗,诗人在其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冬去春来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诗人以“未临除夕气先交”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在除夕之前已经悄然降临,给人一种温暖的预感。接着,诗人通过“玉嶂朝来见日消”描绘了阳光穿透山峦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光明和活力。

随着冰雪的融化,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复苏。“冰自解围回木色”,表现出春天的温暖让一切复苏,树木的颜色逐渐显露。而“花能传信满梅梢”则用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梅花的盛开不仅是春天的标志,也传递着春的消息,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场景,剪彩和书字象征着对新年的祝福与期待。同时,诗人笔下的“天仗迎春尽广郊”则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宁。最后,诗人向北望去,寒云仍在,似乎带着对往昔的留恋,而“任从飞去莫相招”则表达了对过去的释然,展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希望与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临除夕气先交:春天的气息在除夕之前就已经到来,暗示春的到来。
  2. 玉嶂朝来见日消:早晨的阳光透过美丽的山峰,照耀大地,象征温暖与生机。
  3. 冰自解围回木色:冰雪逐渐融化,树木的色彩显露出来,描绘春天的复苏。
  4. 花能传信满梅梢:梅花的盛开传递着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的生命和希望。
  5. 人家剪彩应书字:人们在家中准备迎接春天,剪彩象征节日的喜庆。
  6. 天仗迎春尽广郊:天子在广阔的郊野迎接春天,表现国家的繁荣。
  7. 北望寒云魂梦断:向北望去,寒云弥漫,似乎让梦境破碎,暗示对过去的留恋。
  8. 任从飞去莫相招:任凭春去冬来,不必再去招回,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种气息,通过自然现象生动展现。
  • 拟人:用“花能传信”赋予花朵以人的能力。
  • 对仗:诗中有多处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希望与生机,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释然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春的讯息。
  • 冰雪:象征冬天的过去,转瞬即逝的时光。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机,为春天带来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剪彩”象征什么意思? A. 迎接春天
    B. 送别冬天
    C. 书写诗文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未临除夕气先交”,意指春天的气息在_____之前就已经到来。

  3. 判断题:诗中“北望寒云魂梦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对/错)


答案:

  1. A
  2. 除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胡安国的《十二月立春》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春天,但杜甫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感,而胡安国则更注重自然的复苏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岁作 忆夏墟山园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 牡丹 离无锡夜入溪庄港口 蝶恋花 相士陈邦彦觅诗 约周希稷游湖上园 水仙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禁 挥剑成河 伤化败俗 本本主义 时亨运泰 弓字旁的字 黼蔀黻纪 面从后言 窜身 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下开头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一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石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