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13:59
行过西山至柳姑庙晚归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
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
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
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
在西山脚下,我倚着拐杖,走到古老的庙宇旁。
断断续续的云彩悬在钓鱼的水边,细细的雨丝压低了炊烟。
我因学业荒废而感到羞愧,安于贫穷的我却感到气节依然完整。
霜冷的天空,日头渐渐西沉,钟声和鼓声隔着城墙传来。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西山归途中所见的景象,蕴含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自身生计的反思。诗中提到的“柳姑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可能与当地的民俗信仰有关,表现了诗人与地方文化的连结。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爱国情怀著称,作品涵盖了爱国、山水、田园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安贫乐道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境界。
《行过西山至柳姑庙晚归》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山水诗。诗人在西山麓倚杖而立,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无常。初读此诗,给人以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印象,诗人与自然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细雨与炊烟交织,形成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自我心灵的反省。
诗中“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一句,深刻地揭示了陆游晚年的心境。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接受自己的贫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尚。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陆游以一位老人的身份,展现出对物质世界的淡然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姑庙”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诗人的故乡
B. 传统文化的象征
C. 自然景观
“安贫觉气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渴望富贵
B. 安于贫困
C. 拒绝学习
“霜天日易晚”中的“霜天”意味着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山水诗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内心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美景与哲理的结合。陆游的诗中带有更多的忧伤和自责,而王维的诗则有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