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6:24
倦看世态久低徊,且置穷通近酒杯。
未忍一身闲处著,暂容双眼醉时开。
为呼阿武扶头起,拟与山翁倒载回。
好在东篱旧时菊,无心准拟白衣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疲倦与无奈,久而久之只能徘徊在生活的边缘,暂时放下对贫穷与富贵的思虑,借酒消愁。诗人不忍心将自己的一身闲置于无所事事之中,想要在醉意中稍微放松一下眼睛。诗人呼唤朋友阿武扶他起身,打算与山中老翁共醉,享受一番时光。最后,诗人提到在东篱下的菊花,虽然无心再约白衣的访客,却依然怀念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公辅,号青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他的诗常常表现对世事的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该诗是在沈世卿推官来信后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朋友的思念。诗中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展示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倦看世态”引入,立刻勾勒出诗人对生活的疲惫感,接着通过“且置穷通近酒杯”表现出对物质的超然态度,似乎是想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烦恼。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渴望在醉意中放松眼睛,表达了对生活中短暂快乐时光的珍惜。
在友人的呼唤中,诗人寻求一种情感的寄托,希望与“山翁”共享这一刻的宁静与欢愉,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在最后一句中,诗人回忆起东篱下的菊花,象征着他心中对纯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虽有对现实的感慨和无奈,却在一片淡淡的忧伤中透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武”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隐士
C. 诗人的爱人
D. 社会名流
“东篱”在诗中象征:
A. 友情
B. 贫穷
C. 隐逸生活
D. 官场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师道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较为清新脱俗,而陈师道则更显世事的无奈与忧伤。两者通过不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