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8:42
名姝吟
——文天祥
丈夫至白首,钟鼎重功名。
未有朱门中,而无丝竹声。
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
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
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
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
吾行天下多,朱紫稀晨星。
大都不一一,甚者旷数城。
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
乃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与社会地位的思考。诗中提到,当男人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依然追求功名利禄;而在富贵的朱门大户中,却听不到丝竹的音乐。与君主共享荣华富贵,却不见君主的辛苦和艰辛。名妓的美丽从何而来,宛若神京之中走出的女子。京城的人对男孩的出生不太重视,女孩的出生却不会导致贫困。东边的家庭与王侯有联系,西边的家庭则与公卿相连。作者行走于天下,名门望族如晨星般稀少,许多地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世上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都归于美丽的女子。最终,作者意识到长安城中,家家户户都能生出贵人。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逢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在经历了战乱和沦陷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名姝吟》是一首深具社会洞察力的诗,文天祥通过对名利与社会地位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平等现象。诗的开头以“丈夫至白首”引入,强调了人到老年仍在追求功名的无奈和执着。接着提到“朱门中,而无丝竹声”,则暗示了即使身处富贵之家,却未必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诗中提到“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揭示了富贵背后隐藏的辛酸与艰辛,显示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京城对男女出生的态度,进一步探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与不公。
整首诗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作为结尾,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沉重的思考,仿佛在问:在这个充满名利和欲望的世界中,真正的幸福究竟何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与社会地位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表面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无奈,并对女性的地位表达了同情与关注。
“丈夫至白首”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男性?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朱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平民
诗中提到“名姝”主要是指什么?
a) 男性
b) 美丽的女子
c) 王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在反思社会现象,但文天祥更侧重于对名利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民生疾苦。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