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0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47
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
老病无馀事,丹砂乞五斤。
今天在杨子津,我突然遇到一个来自五溪的人。
他年老体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只是乞求五斤丹砂。
“杨子津”与“五溪”是典型的地名,反映出诗人对地方的熟悉与情感。这种地名的使用,常常唤起读者对特定地域文化的联想,尤其是与楚文化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朱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杨子津送人》创作于朱放与友人离别之时,正值秋季,诗人在送别之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情。诗中描绘的五溪人形象,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杨子津送人》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间的冷暖与生存的艰辛。诗的开头“今朝杨子津”引入场景,直接而清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忽见五溪人”则通过突如其来的遇见,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也让读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诗人在描写五溪人时,用“老病无馀事”概括了此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的无奈与困境。这里不仅是对个体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最后一句“丹砂乞五斤”则将主题深化,乞求的丹砂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更是一种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短短几句中蕴含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老病乞求者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生存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性与生存价值的思考。
诗人在哪个地方遇到了五溪人?
五溪人向诗人乞求什么?
诗中表现了对哪类人群的同情?
朱放的《杨子津送人》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但朱放更侧重于个体的艰辛,情感更为细腻,而杜甫则通过国家的动荡,展现了更为宏观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