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一作章八元诗)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一作章八元诗)》

时间: 2025-04-27 04:19:51

诗句

昨辞天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51

原文展示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昨辞天子棹归舟,
家在桐庐忆旧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
近闻江老传乡语,
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
怀贤应向剡川游。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告别天子,乘舟归来,
我的家在桐庐,怀念那旧时的丘陵。
三月天气暖和,花儿争相开放,
两条溪水在这里交汇,水流奔涌不息。
最近听说江老在传递乡间的言语,
遥望家乡的山,旅途的愁苦减轻了。
或许在醉酒之中,遇见夜雪,
怀念贤士,应该去剡川游玩。

注释

  • 昨辞:昨夜离开。
  • 天子棹:指的是乘坐皇帝的船。
  • 桐庐:地名,指作者的故乡。
  • 旧丘:指的是昔日的家园。
  • 江老:指江南地区的老人,通常指当地的乡民。
  • 剡川:为地名,剡溪流域,风景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朱放告别朝廷,归乡的途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他在离开繁华政治中心后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归乡途中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诗人刚刚离开天子,乘舟归来,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身份与责任,而“家在桐庐忆旧丘”则表明了他内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三月的暖阳与花开,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显示出春天的美好。

“近闻江老传乡语”,这里的“江老”象征着乡村的淳朴和人情,诗人通过这些乡语,仿佛又与故乡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心中的旅愁因此减轻。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夜雪与剡川游,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整首诗增添了温馨而又悠远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结合自然与人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辞天子棹归舟:告别皇帝,乘船回家。
  2. 家在桐庐忆旧丘:提到故乡桐庐,回忆往昔的生活。
  3. 三月暖时花竞发:春天温暖,万物复苏,花儿争相开放。
  4. 两溪分处水争流:两条溪水在此交汇,流动不息,生机勃勃。
  5. 近闻江老传乡语:听闻乡间老人传递乡音,体现乡土情。
  6. 遥见家山减旅愁:远望家乡的山,旅途的忧愁减轻。
  7. 或在醉中逢夜雪:或许在醉意中遇见夜雪,暗示一种随意的心态。
  8. 怀贤应向剡川游:怀念友人,想去剡川游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竞发”和“水争流”,体现了诗的美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花、溪水、雪)表现情感,极具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意象分析

  • 桐庐:象征诗人的故乡与归属感。
  • :春天的象征,生机与希望。
  • 溪水:流动的生命,象征着时间与记忆。
  • 夜雪:孤独与思考的时刻,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放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剡川”是指什么? a) 一位朋友
    b) 一个风景名胜区
    c) 一个历史事件

  3.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水和雪
    b) 花和溪水
    c) 山和田

答案

  1. b) 朱放
  2. b) 一个风景名胜区
  3. b) 花和溪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加强调隐逸与静谧的思想。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对自然壮丽风光的赞美,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送戛剑生往秣陵,集 菩萨蛮 菩萨蛮·东风乌鹊西飞燕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元夕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改弦易辙 惹是生非 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点穿 职业指导 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旁门歪道 龜字旁的字 呵壁 造端倡始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作甘 喳呼 足字旁的字 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