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转应曲

《转应曲》

时间: 2025-05-02 09:10:04

诗句

如许。

如许。

多少凄风冷雨。

计今已近三期。

我尚时时念伊。

伊念。

伊念。

不及黄泉无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04

原文展示:

如许。如许。多少凄风冷雨。计今已近三期。我尚时时念伊。伊念。伊念。不及黄泉无见。

白话文翻译:

这般情形,这般情形,有多少悲凉的风雨。算起来,已经快三年了。我仍然时时刻刻想着她。她也想着我,但终究不能相见,仿佛已经到了黄泉那边,再也无法相见。

注释:

  • 如许:如此、这样,表示对事物的感叹。
  • 凄风冷雨:形容天气的悲凉,暗喻内心的凄苦。
  • :计算、算起来。
  • 三期:指三年,时间的单位。
  • :思念、挂念。
  • 黄泉:指阴间,古代神话中人死后的地方,代表永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陈常,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爱情、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感情的分离后所作,反映了他在失去爱人后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所描绘的凄风冷雨,与其内心的失落感相呼应,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转应曲》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哀伤。开篇的“如许。如许。”重复了情绪的强烈,仿佛在感叹命运的无常和对过去的怀念。紧接着“多少凄风冷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带有一种自然界的共鸣,似乎凄凉的天气正是他心情的写照。

“计今已近三期”一句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三年虽不算长,却足以让人产生深切的思念。诗人在这段时间内,依然“时时念伊”,显示出对爱人的执着与痴情。最后一句“不及黄泉无见”则将思念推向极致,暗示了生死离别的无奈,黄泉象征着永别,表达了即便思念再深,也终究无法相见的痛苦,令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悲凉。

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心境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念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许。如许。”:重复强调,传达出感叹和无奈。
  2. “多少凄风冷雨。”:描绘自然的同时,隐喻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3. “计今已近三期。”: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愈发加深。
  4. “我尚时时念伊。”:表达对爱人的深切挂念。
  5. “伊念。伊念。”:强调双向的思念,情感更加深厚。
  6. “不及黄泉无见。”:暗示生死的无奈,思念与隔绝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排比:开头的“如许。如许。”和“伊念。伊念。”形成排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隐喻:将凄风冷雨与内心的孤独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通过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念与离别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传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生死离别的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凄风冷雨:象征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 黄泉:代表生死的界限,暗示无法相见的绝望。
  • 思念:贯穿全诗的核心意象,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泉”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阴间,死后的地方
    C. 美好的回忆

  2. “计今已近三期”中的“三期”指的是什么? A. 三个月
    B. 三年
    C. 三天

  3. 诗中“我尚时时念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记
    B. 思念
    C.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思乡情怀的经典之作。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体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转应曲》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爱情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词选》:收录当代诗人的作品,了解现代诗的风格。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赏析技巧。

相关查询

疏影二首 其二 疏影 疏影 疏影 七里泷严子陵钓台和白石声韵 疏影 前题 疏影 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 疏影 题高天梅红楼梦影图 疏影·为张古樵赋 疏影 疏影·前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不间亲 酷殁 平平静静 顿口拙腮 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拷的词语有哪些 昏定晨省 建之底的字 走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闲宫 匪首 吃闭门羹 麻字旁的字 舒徐 以利累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