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42
陇人短发剪来多,不用高盘髻一緺。
海上原邻东印度,居然退院老头陀。
陇山的女人剪得短发很多,不再需要高高盘起的发髻。
海上原本邻近东印度,竟然退隐的都是老和尚。
吴廷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18世纪,活跃于清朝中后期。他的诗歌受到明清诗风的影响,擅长描写地方风俗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清代,是吴廷华在观察社会变迁与风俗演变中产生的感慨。诗中描述了陇山地区女性发型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变迁与时代的变革。
《社寮杂诗 其二》是一首反映清代社会风俗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陇人短发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女性形象的变化,短发象征了新风尚的来临,而不再是传统的高盘髻,代表着对传统束缚的解放。这种变化不仅是个人形象的改变,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接着,诗人提到“海上原邻东印度”,这里暗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与东南亚地区的接触,表现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气息。而“居然退院老头陀”,则可能是对当时隐士文化的感慨,隐士们虽远离尘世,却依然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清代社会的风俗变迁,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观察与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陇人女性发型的变化和隐士生活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新时代的思考与感悟。
陇人短发的变化象征了什么?
“高盘髻”的意象代表了:
诗中提到的“东印度”主要是指: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悟,但吴廷华的作品更侧重于风俗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