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时间: 2025-07-29 00:20:47

诗句

正是山花最闹时,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0:20:47

原文展示:

正是山花最闹时,
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
挽住行人赠一枝。

白话文翻译:

正是山花盛开的时候,
花朵的颜色有浓有淡,互相交织。
映山红和昭亭紫的花朵,
吸引着路过的人,送上一枝花。

注释:

  • 正是:正好是,此时正是。
  • 山花:指山中盛开的花朵。
  • 闹时:盛开的时期,热闹的时刻。
  • 浓浓淡淡:形容花色的深浅不同,既有浓烈的颜色,也有淡雅的颜色。
  • 未离披:尚未凋谢,形容花开得正好,未被风雨摧残。
  • 映山红:指一种山间常见的花,花色鲜艳。
  • 昭亭紫:可能是指一种紫色的花。
  • 挽住:吸引,留住。
  • 赠一枝:指送给路过的人一枝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典故,但“映山红”作为一种花名,常被诗人用以表达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生动的描写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强调对自然的感悟与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描绘尤为盛行。诗人在田间漫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中的这一首,生动描绘了春天山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首句“正是山花最闹时”传达出一种春天的生机,花开正艳,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气氛。接下来的“浓浓淡淡未离披”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出花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仿佛在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映山红与昭亭紫”是对两种花的具体描绘,生动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挽住行人赠一枝”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花朵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也与过路的人产生了联系,形成了一种温馨的交流。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是山花最闹时:这是对时节的描述,暗示春天的繁华。
  • 浓浓淡淡未离披:色彩的对比,强调花朵的美丽与生机。
  • 映山红与昭亭紫:具体花种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 挽住行人赠一枝:表达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传达了一种温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浓浓淡淡”,展现了诗的和谐美。
  • 比喻:将山花描绘得如同调色盘般丰富,提升了诗的艺术效果。
  • 拟人:将花与行人之间的互动拟人化,让自然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花:象征生命力,代表春天的到来。
  • 映山红:代表热情与活力。
  • 昭亭紫:象征优雅与宁静。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映山红”是什么颜色的花? A. 红色
    B. 紫色
    C. 白色

  2.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花的丰富多样?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3. 诗中“挽住行人赠一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温情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游山西村》:同样描绘自然的美景,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雨後田间杂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花的生动与鲜艳,后者则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深远。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十年吟 无疾吟 落花长吟 观盛花吟 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 嘱花吟 药轩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 小圃逢春 题淮阴侯庙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漏虀搭菜 游山玩景 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泄不通 造天立极 废话连篇 包含望的词语有哪些 冥冥之志 舟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呕心滴血 漠然 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惊魂不定 辗转相除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