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49
望江南
作者:汪玢 〔近代〕
春来也,来自九天涯。
几树梅开明胜雪,一溪水涨绿于纱。
风嫩景云斜。
春天来了,春天从遥远的九天之外来到这里。
几棵梅树开花,比白雪还要明亮,一条小溪的水涨起来,绿得像轻纱一样。
微风轻柔,景色斜斜地映照在云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在古代文化中常与清雅相提并论。诗中“几树梅开”可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作者介绍:
汪玢(1870-1938),近现代诗人,曾任职于教育和文化领域。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望江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首句“春来也,来自九天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以远方和希望的联想,仿佛春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带来了温暖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几树梅开明胜雪,一溪水涨绿于纱”则通过画面感极强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明胜雪”则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清雅。溪水的上涨,生机勃勃,绿色的色彩如轻纱般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风嫩景云斜”则用“嫩”字形容微风,突出了春天的温柔与柔和,景色在云端的映照,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恬静和谐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到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复苏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几树梅开明胜雪”中“明”字的意思是:
A. 明亮
B. 聪明
C. 明白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现了: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风嫩景云斜”中,风的特点是:
A. 强烈
B. 温柔
C. 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汪玢的《望江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比较,两者均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望江南》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春夜喜雨》则更注重对春雨的细腻感受和对农事的关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