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 其五》

时间: 2025-05-01 01:44:41

诗句

都门好,三伏亦清和。

昼不逢蝇冰力厚,夜无须蜡电功多。

无汗湿衣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41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五
都门好,三伏亦清和。
昼不逢蝇冰力厚,
夜无须蜡电功多。
无汗湿衣罗。

白话文翻译:

在都城的夏天,天气也显得清爽宜人。
白天没有飞蝇叮扰,冰镇饮品显得格外可口;
夜晚不需要点蜡烛,电灯的光辉也显得丰富。
身上没有汗水湿透衣衫。

注释:

字词注释:

  • 都门:指京城,特指当时的都城。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节,通常指农历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
  • :蚊虫类,常用来形容炎热时的烦扰。
  • 冰力厚:指冰镇饮料的清凉和美味。
  • 蜡电:蜡烛与电灯,前者是古老的照明方式,后者则是现代化的象征。
  • 无汗湿衣罗:指天气凉爽,不会出汗导致衣衫湿透。

典故解析: 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描绘了夏季的清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都城夏天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组描写南方风光及生活的诗词,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悟。此诗创作于盛夏,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描绘了都门的夏日清爽,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惬意与感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宁静和清爽,体现了樊增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全诗以“都门好”开头,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在都城的夏天,尽管正值三伏,但环境依然清和。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白天与夜晚的宁静,白天没有蚊虫的叮扰,冰镇饮品让人倍感清凉;而到了晚上,则不需要蜡烛,电灯的光辉让夜晚显得更加明亮与温馨。最后一句“无汗湿衣罗”,更是直接表达了夏日的舒适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惬意的氛围。

整首诗字句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态度。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清爽的夏日气息和宁静的生活画面,从而引发共鸣,产生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门好:直接点明地点,表达对都城夏天的喜爱。
  2. 三伏亦清和:强调尽管是最热的季节,天气却依然清爽。
  3. 昼不逢蝇冰力厚:白天没有飞虫打扰,冰镇饮品显得格外诱人。
  4. 夜无须蜡电功多:夜晚不需要蜡烛,电灯的光亮则丰富多彩。
  5. 无汗湿衣罗:没有汗水浸透衣物,表现了舒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天和夜晚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夏天的宜人。
  • 意象:使用“蝇”“冰”“蜡电”等意象,生动展现夏日的生活情境。
  • 排比:多次使用“无”,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夏日清爽、宁静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都门:象征繁华与文明。
  • 三伏:代表炎热的夏季。
  • :象征烦扰与不适。
  • :象征清凉与舒适。
  • 蜡电:象征古老与现代的对比。
  • 汗湿衣罗:象征生活的舒适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都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乡村
    • B. 京城
    • C. 海边
  2. “无汗湿衣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炎热
    • B. 舒适
    • C. 压抑

答案:

  1. B. 京城
  2. B. 舒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杜甫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对比樊增祥的《望江南 其五》和杜甫的《夏日绝句》,两者均描绘夏日景象,但樊增祥更侧重于舒适与惬意,而杜甫则常常带有一丝忧虑和沉思,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3. 《樊增祥传》

相关查询

卜算子 頠独立士女 已亥杂诗 142 驿鼓三首 其二 已亥杂诗 90 已亥杂诗 67 已亥杂诗 101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已亥杂诗 289 已亥杂诗 151 已亥杂诗 275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脉相通 几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升沉荣辱 食字旁的字 速率 示字旁的字 一善 鬲字旁的字 邯郸匍匐 服务业 短小精悍 三星高照 驵牙 棘结尾的成语 下榻留宾 包含龛的词语有哪些 溯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