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拟古别离二首 其一

《拟古别离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6:50:10

诗句

萧萧芦叶黄,良人戍朔方。

冉冉岁云暮,四野肃寒螀。

褰帏露新月,拥褐有微霜。

感此竟不寐,信是可怜伤。

星言望天末,晓出问河梁。

折柳差犹在,歧路靡或忘。

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10

原文展示:

萧萧芦叶黄,良人戍朔方。
冉冉岁云暮,四野肃寒螀。
褰帏露新月,拥褐有微霜。
感此竟不寐,信是可怜伤。
星言望天末,晓出问河梁。
折柳差犹在,歧路靡或忘。
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

白话文翻译:

萧瑟的芦叶已经泛黄,我的爱人驻守在北方的边疆。
岁月缓缓流逝,四周一片肃杀,寒虫低鸣。
轻轻掀起帷帐,露水映照着新月,
披着外衣感到微霜的寒冷。
因感怀而彻夜未眠,真是可怜又伤感。
抬头望星空,晨曦时分出门去问河边。
折下的柳枝仍在,分岔的路上难以忘却。
何时才能打灭敌人的尘土,凤凰啊,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注释:

  • 良人: 指丈夫或心爱的人。
  • 戍朔方: 指在北方边疆驻守。
  • 冉冉: 形容缓慢而稳重的样子。
  • 肃寒螀: 形容四周冷清,虫鸣显得凄凉。
  • 褰帏: 拂动帷帐。
  • 微霜: 形容寒冷的天气,露水结成霜。
  • 星言望天末: 望着星空,思索未来。
  • 胡尘: 指敌人的骚扰或战争带来的尘埃。
  • 凤兮归故乡: 比喻渴望回到故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益,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自然景象,常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拟古别离二首 其一》创作于作者身处动荡之时,表现了离愁别绪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时代背景下的战乱与离别,让诗人的情感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拟古别离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诗,描绘了离别带来的孤独和痛苦。诗的开头以“萧萧芦叶黄”引入,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景,暗示着离别的愁苦。接着“良人戍朔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离别的原因,表明了对爱人的思念。随着“冉冉岁云暮”的出现,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更加深沉,四周的寒意与虫鸣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帷帐的轻掀,露水的映照,新月的清冷,微霜的侵袭,都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睡,展现出心中的伤感与孤寂。

最后几句中,诗人抬头望向星空,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归属感。“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的结尾,既是对和平的渴望,也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含蓄而有力,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萧芦叶黄: 秋天的芦叶萧瑟,暗示凋零与离别的情绪。
  • 良人戍朔方: 爱人在边疆驻守,表现出离愁。
  • 冉冉岁云暮: 时间渐渐流逝,愁苦加深。
  • 四野肃寒螀: 周围环境寒冷,虫鸣显得孤寂。
  • 褰帏露新月: 轻掀帷帐,露水映照新月,增加了夜的静谧。
  • 拥褐有微霜: 披着外衣感到寒霜,体现了寒冷和孤独。
  • 感此竟不寐: 由于思念而无法入睡,表现出内心的煎熬。
  • 信是可怜伤: 自己的感受真是可怜又伤感。
  • 星言望天末: 望向星空,寄托对未来的思考。
  • 晓出问河梁: 清晨出门,向河边寻问,暗含对往事的追忆。
  • 折柳差犹在: 折柳的意象,象征离别与不舍。
  • 歧路靡或忘: 在分岔的路上,难以忘却过去的点滴。
  • 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 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凤兮”象征着归乡的渴望。
  • 拟人: “星言”赋予星星以人性,表达情感。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叶: 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离别。
  • 新月: 代表希望与未来。
  • 微霜: 传达寒冷与孤独。
  • : 传统上象征离别与思念。
  • : 象征回归与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良人戍朔方”中的“良人”指的是谁?

    • A. 爱人
    • B. 朋友
    • C. 家人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微霜”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寒冷
    • C. 快乐
      答案: B
  3. “何日胡尘灭,凤兮归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家乡的思念
    •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陶益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渴望,而李白的作品则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和个人的孤独感。两者都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但背景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选》
  2. 《古诗词鉴赏》
  3. 《陶益研究》

相关查询

杏花 新竹 谢马程先辈惠蜀牋 小隐 小隐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 夏日池上 峡石寺 喜姪宥及第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敲缓击 燕安醙毒 龝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瞑色 绝色 疋字旁的字 计研心算 完计 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展结尾的成语 歺字旁的字 书香门第 东珠 发擿奸伏 轻偎低傍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