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02
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琴台。
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
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这一夜,轻轻掀起窗帘,透出淡淡的香气,勾起我对琴台的思念。
台阶前的蟋蟀在悲鸣,仿佛在诉说花儿已凋零,窗外的芭蕉树则在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凉爽的夜晚容易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情怀,而我心中的雄心壮志却不敢轻言放弃。
频频听到妖邪的气息,延湖的汉水旁,究竟是谁在为这纷乱而去的时代而感到忧虑呢?
林占梅,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夜卧有感》创作于诗人夜晚独处之时,思绪万千,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时局的感慨。
《夜卧有感》是一首充满思索和感怀的诗作,诗人以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独白。诗的开头描写了夜幕降临,窗帘轻掀,残留的香气勾起了对琴台的思念,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蟋蟀的悲鸣和芭蕉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在这一凉爽的夜晚,诗人感受到秋士的情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他心中仍保有雄心壮志,尽管现实的压力让他倍感困惑和无奈。最后两句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提到妖氛和历史的动荡,暗示着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表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夜卧有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林占梅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蟋蟀”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秋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结束
D. 雨水的到来
“雄心未敢壮年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往昔的怀念
D. 对现实的逃避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夜卧有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