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01:10
汤汤辟痈流,中有学子居。
但说若稽古,言犹三万余。
来者转相祖,词林日凋疏。
稍喜绩溪令,入校天禄书。
这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河中有许多学子在此学习。
他们只是说起古代的事情,言语中却还有三万多的篇章。
后来的人们不断传承,诗词的门径渐渐枯萎。
稍微欣慰的是,绩溪的官员进入学校,学习《天禄书》。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抒发个人情怀和社会现实为主。秦观的词作常带有淡淡的忧愁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作于秦观的晚年,正值北宋末期,随着社会动荡和士人理想的破灭,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当下文化衰退的忧虑愈加明显,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与对求知者的赞美。开头以“汤汤辟痈流”描绘了一个清澈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中却隐含了对学子处境的关注。学子们在古代文化中浸润,然而“言犹三万余”的说法,仿佛在暗示古文的复杂与深邃,让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敬意。接着,诗人转向对后辈的思考,感叹“词林日凋疏”,不禁让人思索文化的传承与衰落。最后一句“稍喜绩溪令”,则带来了一丝欣慰,说明仍有官员重视教育,渴望学习传统经典,显示出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光亮,展现了秦观对文化、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对当下文化衰退的忧虑,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希望,反映了秦观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学子的期待。
诗中“汤汤辟痈流”描述了什么?
A. 一条干枯的河流
B. 一条清澈的河流
C. 一片荒芜的土地
D. 一座高山
诗中提到的“天禄书”指的是什么?
A. 现代书籍
B. 古代经典
C. 小说
D. 诗集
诗人对文化的态度是:
A. 绝望
B. 忽视
C. 怀念与忧虑
D.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