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49
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
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
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
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
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黄鹰捕食小鸟,山鸡吃虫子和草虫。
蜜蜂在花上吸取花蜜,虾在苔藓间寻找残渣。
兔子以茅草的根为食,凤凰则啄食梧桐的种子。
它们的嗜好是天性使然,若是改变了它们的食性,必定会死亡。
我在冥想中对此一笑置之,谁又能穷尽这种道理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刘伯温),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基的隐居生涯,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物习性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本质和生存法则的理解。诗中通过对动物饮食习性的描写,探讨了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生存哲学。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存状态,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中列举了多种动物的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每一种动物的食物选择都与其天性密切相关,表达了“所嗜由性成”的思想,强调了生物的自然属性和生存法则。
在形式上,诗的结构对称,句式整齐,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通过具体的动物和食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深思。最后两句“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则是对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与思索。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反思,显示了刘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界为背景,探讨了生物的本性与生存的法则,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鹰”主要捕食什么?
诗中提到“凤食梧桐子”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