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旅兴 其十四

《旅兴 其十四》

时间: 2025-04-27 11:48:21

诗句

昃景无还晖,霜露凄巳繁。

松柏坐椔翳,桃李更何言。

旦夕悲风起,黄沙蔽平原。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

我愿化为鹤,不愿化为猿。

鹤鸣声闻天,猿鸣烟雨昏。

空林夜寥寂,踯躅伤精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8:21

旅兴 其十四

作者:刘基 〔元代〕

原文展示:

昃景无还晖,霜露凄巳繁。
松柏坐椔翳,桃李更何言。
旦夕悲风起,黄沙蔽平原。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
我愿化为鹤,不愿化为猿。
鹤鸣声闻天,猿鸣烟雨昏。
空林夜寥寂,踯躅伤精魂。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光景再也不会回头,霜露已经增多,凄凉的气氛愈发浓厚。
松柏静坐在阴影之中,桃李又能说什么呢?
早晚悲风兴起,黄沙遮蔽了原野。
万物都已凋落,青春的芳华又有谁能够独自存留?
我愿意化作白鹤,而不愿化为猿。
鹤的鸣声传遍天空,猿的叫声却在烟雨朦胧中显得昏沉。
空旷的树林夜晚显得寂静,徘徊的我痛苦地伤害着我的灵魂。


注释:

字词注释:

  • 昃景:夕阳的景色。
  • 无还晖:再也没有阳光的余晖。
  • 霜露:指霜和露水。
  • 松柏:常青树,象征坚韧。
  • 椔翳:指松柏的阴影。
  • 旦夕:早晚。
  • 黄沙:黄沙遮蔽的原野,象征荒凉。
  • 芳华:青春年华。
  • :象征高洁。
  • :象征野性。
  • 踯躅:徘徊。

典故解析:

  • 鹤与猿的对比,常用来象征高洁与野性,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升,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百年歌谣》闻名,作品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旅兴 其十四》创作于元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旅兴 其十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首句“昃景无还晖”,开篇就透出一种无奈与惋惜,夕阳的余晖逝去,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接下来的“霜露凄巳繁”,更是渲染了秋冬的萧瑟,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松柏坐椔翳,桃李更何言”,通过松柏与桃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与脆弱的思考。松柏象征长青生命,而桃李则代表青春的短暂,诗人似乎在感叹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之后的“旦夕悲风起,黄沙蔽平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感,黄沙象征着无尽的荒凉与失落。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直面生命的凋零,反思青春的短暂。在选择化身之物时,诗人选择“鹤”而非“猿”,显示出对高洁与自由的向往,鹤鸣的悠扬更是与猿鸣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的“空林夜寥寂,踯躅伤精魂”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惘,徘徊在空旷的林中,似乎在寻找失去的自我。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昃景无还晖:夕阳的光辉再也无法回归,暗示时光的流逝。
  2. 霜露凄巳繁:霜和露水的增多使得环境愈发凄凉。
  3. 松柏坐椔翳:松柏静静地坐在阴影中,象征坚韧。
  4. 桃李更何言:桃李已经失去生机,暗示青春的逝去。
  5. 旦夕悲风起:早晚之间悲风起,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感觉。
  6. 黄沙蔽平原:黄沙遮蔽了广阔的原野,象征荒凉。
  7. 万物尽凋落:万物都已凋零,强调生命的无常。
  8. 芳华谁独存:青春的芳华又有谁能够独自留下。
  9. 我愿化为鹤: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10. 不愿化为猿:对野性和低俗的拒绝。
  11. 鹤鸣声闻天:鹤的鸣叫声响彻天空,象征自由与高洁。
  12. 猿鸣烟雨昏:猿的叫声笼罩在烟雨中,显得沉闷。
  13. 空林夜寥寂:空旷的树林在夜晚显得格外寂静。
  14. 踯躅伤精魂:徘徊不前,伤害了自己的灵魂。

修辞手法:

  • 对比:鹤与猿的对比,突显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霜露:代表环境的严酷与生命的脆弱。
  • 松柏:象征坚韧与永恒的生命。
  • 桃李:象征青春与美好,但又易逝。
  • :象征高洁与自由。
  • :象征野性与低俗。
  • 黄沙:象征荒凉与失落。
  • 空林:象征孤独与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昃景无还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诗人愿意化为哪种动物?

    • A. 猿
    • B. 鹤
    • C. 虎
  3.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中的“芳华”指的是什么?

    • A. 花草
    • B. 青春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孤独与思乡时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集》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更深入地理解《旅兴 其十四》的情感与意境,体会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孤独感与理想追求。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 萤火 寒雨朝行视园树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除草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对雪 野人送朱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既得利益 麥字旁的字 香火缘 采字旁的字 鹏骞 蛇开头的成语 渭浊泾清 自相戕贼 寸字旁的字 反水不收 提手旁的字 钟鼎山林 挈累 重商主义 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形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