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7:05
问花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
呈浓淡,斗妍蚩。
为谁开?
为谁落?
何苦孜孜?
吾来问:汝有私?
【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
颜如玉,体凝脂。
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
蒙君问,尽妾词。
【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
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
【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
犹未止,零落暮春时。
【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直待伴落絮游丝。
披离满径点胭脂,干忙煞燕子莺儿。
芳苞折尽谁挂齿?
道杏花不看开时。
早寻人做主遮护你,煞强如花貌参差,凭谁赋断肠诗?
【幺】妾斟量,自三思,正芳年不甚心慈。
仗聪明国色两件儿,觑五陵英俊。
因而渐消香减玉剥幽姿,但温存谁敢推辞。
想游蜂戏蝶有正事,向眼前面配了雄雌,闪下我害相思。
【尾】先生教妾感承,妾身言君试思:如今罗纰锦故人何似?
阑珊了春事,惜花人谁肯折残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7:05
问花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
呈浓淡,斗妍蚩。为谁开?为谁落?
何苦孜孜?吾来问汝有私?
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
颜如玉,体凝脂。
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
蒙君问,尽妾词。
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
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
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
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
犹未止,零落暮春时。
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
直待伴落絮游丝。
披离满径点胭脂,
干忙煞燕子莺儿。
芳苞折尽谁挂齿?
道杏花不看开时。
早寻人做主遮护你,
煞强如花貌参差,
凭谁赋断肠诗?
幺妾斟量,自三思,
正芳年不甚心慈。
仗聪明国色两件儿,
觑五陵英俊。
因而渐消香减玉剥幽姿,
但温存谁敢推辞。
想游蜂戏蝶有正事,
向眼前面配了雄雌,
闪下我害相思。
尾先生教妾感承,
妾身言君试思如今罗纰锦故人何似?
阑珊了春事,惜花人谁肯折残枝?
这首诗开篇就提到花丛中万木争相绽放,各自展现出娇艳的红色和嫩紫色。花儿们呈现出浓淡相宜的姿态,争奇斗艳,真是为谁开放?又为谁凋落呢?何必如此执著呢?我来问你,花儿,你有自己的秘密吗?高挂的云幕下,展现出天然的艳丽。妆容如玉,体态如脂。身穿绿罗衣,披红锦帕,容貌胜过西施。你问我,尽可听我言。高楼上发生的事情,都是随时而变,花儿的妩媚并非人力所能使然。树上满是铅华,装点得比梨园的弟子们还要好。春天的到来,清香引得客人在花市安眠,艳丽的色彩迷人,使得酒杯醉人,东风轻舞着纤细的腰肢。此时尚未结束,春暮的花儿也已零落。六幺听着花语,巧思灵巧,正待陪伴落絮游丝。满地的胭脂点缀,燕子和莺儿也忙得不可开交。繁花尽折,谁人挂齿?说杏花时不看开时。早寻人来做主为你遮护,强如花貌参差,凭谁来赋予断肠之诗?我细细斟量,自三思,正值芳龄不必过于心慈。依仗聪明国色两样,觑望五陵英俊。因而香气渐消,玉体剥落幽姿,然而温存谁敢推辞。想游蜂嬉戏的蝶儿有正事,眼前配对了雄雌,闪过的我却感到相思。老师教我要感恩,我的心对君试想,如今罗纰锦的故人何以相似?春事已阑珊,惜花的人,谁肯折残枝?
作者介绍:商衟(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及人事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春天,表达了对花朵美丽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元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正宫·月照庭》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作,通过对花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开篇以“问花”引入,直接把花作为诗歌的主体,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寄托。诗中通过“万木争荣”、“娇红嫩紫”等描写,生动展现了春日花卉的争艳姿态,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在诗的中段,商衟用“铅华满树添妆次”来描述花的妆点,表现出花的美丽并非偶然,而是自然的馈赠。同时,诗中提到的“西施”引入了美的标准,暗示了花的美丽超越了人间的任何美丽,强化了自然的绝对性。
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向深处发展,诗中提到的“惜花人”展示了对美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结尾处的“阑珊了春事”,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逝去与美丽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色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花的盛开与凋零,表现出对美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忧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施”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铅华”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