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4:08
自述
作者:陆游 〔宋代〕
睡美不知旦,气衰先觉秋。
有时浮小艇,随意宿沧洲。
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
更须多种竹,搔首送悠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睡梦中不知天亮,感到疲弱却已觉察到秋意的到来。有时我会划着小船,随意地在沧洲上安顿下来。我并不怨恨名声在外的汉代风光,只希望能向醉酒的侯公请教。更应该多种一些竹子,仰首望天,送走这悠悠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刚健而清新,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感情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陆游虽有国家的忧虑,但仍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自述》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睡美不知旦,气衰先觉秋”,以睡梦与秋意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暗示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更加突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接着,“有时浮小艇,随意宿沧洲”,描绘了他偶尔划小船、随意栖息的悠闲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虽然曾有过对名声的追求,但如今只希望能在醉酒中与友人畅谈,追求一种洒脱的生活。
最后一句“更须多种竹,搔首送悠悠”,则是一种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呼唤,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种竹不仅是对自然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精神的寄托。整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刻的哲思与人生感悟,是陆游心灵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睡美不知旦”的意思是:
A. 没有睡好
B. 睡得很香,不知天亮
C. 天亮了
诗中的“惟求拜醉侯”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名利
B. 自由生活
C. 学问
“更须多种竹”中的竹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
C.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自述》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加关注人生的感慨与哲思,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幽雅。两者都通过竹子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