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1:41
《谒金门》
作者: 胡仲弓 〔宋代〕
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
润逼镜鸾红雾满。
额花留半面。渐次梅花开偏。
花外行人已远。欲寄一枝嫌梦短。
湿云和恨翦。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晚寒中打扮的情景。她的眉黛轻淡,似乎是因为寒冷而懒得精心妆饰。她的脸上透着红晕,宛如镜中映出的美丽,却被红雾笼罩。额头上的花妆只留下一半,梅花渐渐盛开,窗外的行人已远去。她想寄一枝梅花,却觉得梦短,无法传达自己的情感,而湿润的云朵更添了她的忧愁。
胡仲弓,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著称。其诗作多描写女性情感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婉约。
《谒金门》写于宋代,当时社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女性柔情与自然景色的深切观察。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女子在寒冷夜晚的内心世界。开头“蛾黛浅”即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眉妆,传达出一种慵懒之美,反映出天气的寒冷使得她无法精心打扮。接着“润逼镜鸾红雾满”描绘了女子娇艳欲滴的容颜,犹如镜中映出的美丽,可是却因红雾笼罩而显得模糊。此处的“红雾”或许象征着内心的隐秘情感,而“额花留半面”则暗示着她在情感上有所留白,未能完全展现自己。
随着诗的深入,女子的情感愈加显露:“渐次梅花开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梅花的开放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窗外的“行人已远”,象征着孤独与失落,表达出她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惋惜与思念。最后一句“湿云和恨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湿云的描绘使得情感愈加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细腻情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可将《谒金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在表现手法上,胡仲弓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