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拟放翁

《虞美人 拟放翁》

时间: 2025-08-02 00:23:19

诗句

少年意气吞骄虏。

中被儒冠误。

闭门聊且注虫鱼。

不道鼓鼙声里破安居。

请缨肯被终童笑。

枉是知鼮豹。

研田从此罢佣耕。

直拟金戈铁马了余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23:19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少年意气吞骄虏。中被儒冠误。
闭门聊且注虫鱼。不道鼓鼙声里破安居。
请缨肯被终童笑。枉是知鼮豹。
研田从此罢佣耕。直拟金戈铁马了余生。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的豪情壮志,曾想要吞灭敌人,但却被儒生的学问所误导。
闭门独自乐于观察虫鱼,不知鼓声和战鼓声中,家园已被破坏。
难道愿意戴上官帽,接受小孩的嘲笑?白白知道像鼮豹一样的道理。
从此不再耕田务农,只想用刀枪骑马度过余生。

注释:

  • 虞美人:古代词牌名,常用于抒情。
  • 意气:指年轻人的豪情壮志。
  • 骄虏:骄横的敌人。
  • 儒冠:指儒生的学位帽子,象征文人身份。
  • 虫鱼:指小动物,象征闭门不出、安于现状的生活。
  • 鼓鼙:指战鼓,象征战争与动荡。
  • 请缨:指请求官职,即愿意当官。
  • 鼮豹:鼮是一种蛇,豹是猛兽,象征智慧与力量。
  • 研田:耕田,种田。
  • 金戈铁马:指战争的场面,象征武力与战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汪东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少年时期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开头两句提到“少年意气吞骄虏”,描绘了年轻时的理想与勇气,但“中被儒冠误”却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儒生的学问成为了他追求理想的障碍,暗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无能为力的矛盾。

接下来的“闭门聊且注虫鱼”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选择在小天地中安逸,但却不知外面世界的动荡。“鼓鼙声里破安居”更是强调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冲击,诗人用“破安居”来描绘宁静生活的破灭,传达出一种失落感。

最后的几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不愿再过平淡无为的生活,渴望通过武力改变现状的决心。整首诗以少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丰沛,思想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意气吞骄虏”:表现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想要打败敌人。
  • “中被儒冠误”:被文人的身份和学问所误导,未能实现理想。
  • “闭门聊且注虫鱼”:选择逃避现实,享受平静生活。
  • “不道鼓鼙声里破安居”:忽视外界动荡,家园已不再安宁。
  • “请缨肯被终童笑”:不愿意被小孩嘲笑,反映对社会地位的渴望。
  • “枉是知鼮豹”:虽知智慧与力量,但无奈无所作为。
  • “研田从此罢佣耕”:决定不再务农,放弃平凡的生活。
  • “直拟金戈铁马了余生”:期望通过战争的方式度过余生,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比:少年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 象征:虫鱼象征安逸的生活,鼓鼙声象征战争与混乱。
  • 排比:多次使用“闭门”、“请缨”等,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社会动荡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无奈。通过对少年豪情的回忆,诗人反映了对当下无力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意气:象征着理想与朝气。
  • 儒冠:象征传统文化与社会责任。
  • 虫鱼:象征平淡与逃避。
  • 鼓鼙:象征战争与动荡。
  • 金戈铁马:象征武力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意气吞骄虏”中的“骄虏”指的是什么?

    • A. 自大的敌人
    • B. 年轻人
    • C. 学者
    • D. 动物
  2. 诗中提到的“儒冠”象征什么?

    • A. 农民身份
    • B. 文人的身份
    • C. 战士身份
    • D. 商人的身份
  3. “闭门聊且注虫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愤怒
    • B. 逃避
    • C. 高兴
    • D. 忧伤

答案:

  1. A. 自大的敌人
  2. B. 文人的身份
  3. B. 逃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豪情壮志,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态度。
  • 杜甫《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两者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郡人献花 渔家傲 楼头 浣溪沙 蝶恋花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燕归梁 叔平少师去後会老堂独坐偶成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貌似强大 夕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玉除彤庭 公乘 媺恶 看摊 百年好合 不绝于耳 强非 包含榆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风娇日暖 黑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曲意承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