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时间: 2025-05-10 07:17:15

诗句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7:15

原文展示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白话文翻译

浔阳郡厅后面有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树。秋天梧桐树先掉落,春天桃李花才盛开。五月时它刚开始萌芽,八月它已经凋零。周围都是松树和桂花,四季常青。难道可以用雨露的恩泽来衡量吗?它们的滋润是不均匀的。荣枯各有各的命运,天地本就无情。看我也和它相似,早衰在晚年显露出来。身体日渐多病,三十岁时就感到不丰盈。头发早已变白,四十岁时已生白须。是谁让我们如此萧索,彼此在这江城相对而望?


注释

  • 浔阳:指浔阳城,今江西九江市。
  • 郡厅:地方行政机构,类似于县政府。
  • 梧桐:落叶乔木,常用于象征秋天。
  • 桃李:指春季开花的树木,象征春天的生机。
  • 荣枯:指植物的生长与衰败,也引申指人生的兴衰。
  • 三十不丰盈:指年纪三十时,身体和事业未达理想状态。
  • 毛鬓:指头发和胡须。

典故解析

  • 雨露恩:比喻天地的滋润,通常用来形容恩泽的公平与否。
  • 早衰向晚成:指人到中年后,身体和精神逐渐衰老的过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白居易的诗风朴实,关心民生,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在浔阳任职期间,诗中通过对一棵不知名树木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身早衰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在官场经历与人生哲理上的思考。


诗歌鉴赏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通过对一棵树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树木的生长与凋零,象征着人生的兴衰与变化。诗中提到的“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人在描写树木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自己,感叹自己在岁月中逐渐衰老,身体日渐多病。通过“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诗人深刻反思人生的无常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无奈。

全诗语言朴素却富有哲理,诗人用树木的荣枯映射人生的起伏,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尤其是“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 描述地点,表明这棵树的身份模糊。
  2.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 对比秋冬与春夏的植物生长周期,暗示时间的流逝。
  3.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 描述树木的生长速度,反映生命的短暂。
  4.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 周围的松桂常青,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树木的脆弱。
  5.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 疑惑天地的恩泽是否公平,暗示人生的不公。
  6.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 生命的荣枯是自然法则,天地对生命无情。
  7.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 自我对照,感叹自身的衰老。
  8.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 描述自己身体的变化,反映对未来的担忧。
  9.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 继续描写衰老的过程,时间的无情。
  10.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 结尾的感慨,表达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树木的生长与衰败比较人生的兴衰。
  • 拟人:赋予树木生命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象征:树木象征生命,蕴含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一棵树的观察,诗人引发了对人世间荣枯变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2. 梧桐:秋天的象征,暗示衰败。
  3. 桃李:春天的生机,象征希望与生长。
  4. 松桂:象征常青,代表一种稳定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树木在春季后盛开的是哪种树?

    • A. 梧桐
    • B. 桃李
    • C. 松桂
  3. 诗中“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生命的公平
    • B. 生命的不公
    •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苦闷与无奈。
  • 《登高》(王之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念奴娇 三月三十日 念奴娇 雪中过陈氏山庄 念奴娇 步紫宜书和小山词后韵 念奴娇 其六 送李云田往吴门,次留别韵 念奴娇 送吴岂衍归宣城兼寄沈方邺梅耦长 念奴娇 作《野水秋心图》因题 念奴娇(次韵李公显木樨) 念奴娇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 念奴娇 西氿舟行遇飓风同南耕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服低做小 并蒂莲 反犬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有晋 独胆英雄 楚馆秦楼 閠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退潜 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客屦 匏琴 鬯字旁的字 择木而处 马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